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甲流下的发热门诊:有的爆满缺药 有的早已关门

京港台:2023-3-2 22:57| 来源:丁香园 | 我来说几句


甲流下的发热门诊:有的爆满缺药 有的早已关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本文作者:云也平静月余后,高峰再次冲击发热门诊。

  「新冠检测」的牌子换成了「流感检测」,候诊区再次人满为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发热门诊医生岑冰刚刚又熬过一个无眠大夜,「白天的病人看不完,夜里接了班就一直看到天亮。」

  防护服还没来得及脱下,身边一位患者试探地向她询问为什么没有给开奥司他韦。

  终于走出门诊区后说,岑冰喘了口气说:「现在只能紧着小孩、老人、孕妇,和有基础病的高危患者,这些是科里反复强调要关注的。来的绝大多数是甲流患者,奥司他韦确实不够,之前断货后才刚刚补上。」

  各地发热门诊:有的又迎高峰,有的早已关门

  今天下午,国家 CDC 发布了最新流感周报,2023 年 2 月 20 日~26 日,全国报告 390 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是上周的 4 倍。同时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流感样病例百分比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图源:国家 CDC 2023 年第 8 周流感检测周报

  而从发热门诊医生的工作量看,很显然一些城市正在迎来甲流高峰。

  「上周门诊量还不过百,这周突然增加,昨天(门诊量)都五百多人了,队伍又排到了医院门外。」岑冰只觉得突然又回到了年前北京新冠高峰时的情景。岑冰所在的发热门诊,在今年 1 月份新冠感染高峰时,每日门诊量约为 600 人。

  

  发热门诊候诊区人满为患 图源:现场拍摄

  而上海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医生王安宁,这周同样感受到了工作压力的增加:「发热门诊的同事说这周就诊量增加了四五倍,但还没有让其他科室支援,暂时还没有年前那么紧张。」

  这波高峰并非突如其来。从月初开始,多地有公布局部聚集疫情信息,主要以甲流为主。2 月 20 日以来,杭州、北京、上海、天津、宁波、金华等地陆续出现局部聚集疫情,多为甲型流感。

  经历了此前的新冠感染高峰,医生和医院对因甲流而激增的就诊量,也快速做出了调整适应。「常规的流程鼻拭子做抗原后,需抽血检查细菌感染情况。但这几天病人实在太多忙不过来,如果年轻人没有基础疾病,会暂缓抽血。」岑冰介绍他们应对高峰的办法。

  

  发热门诊候诊区人满为患 图源:现场拍摄而在传染病上报方面,岑冰也表示现在及时填报的规程都很明晰。依照规定,只要下了流感诊断,抗原检测报告为阳性,疾控中心就会收到并监督医生完成传染病卡填报。

  

  「特别对于学生,填报信息更为详尽,信息精确到班级、宿舍号。」岑冰表示这对于校园疫情防控很有必要,「但实际情况会有一百多病人等着看病,我们在里面报卡会更耽误就诊,为此医院出了一个表格,会安排流感病人先填写,另外安排人填卡,减轻诊室医生的压力。」

  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地方似乎并未受到甲流感染的波及。

  华中某社区医院医生尹双文觉得,新冠患者减少后,至今感冒患者都不多。同地区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医生韩灿有同样的感受:「这几天我有看到一些媒体报道甲流流行,但我这里患者没有明显的增加。」

  「我们医院发热门诊已经不开门了,患者会直接在急诊或我们呼吸内科来看病。」

  

  发热门诊停诊 图源:现场拍摄

  奥司他韦,也到断货边缘

  作为甲流的特效药物,奥司他韦在那些又迎高峰的医院,确实出现了暂时的短缺。

  「前两天断货的时候,我只能建议患者自己网上买药。」

  岑冰表示,断货后医院很快补了药,而且在药物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向医生们下发了指导文件,要求奥司他韦重点满足高危患者,对他们会及时、积极使用抗病毒治疗。而轻症、无高危因素的患者就会鼓励居家隔离、对症治疗。

  「很多患者会问我为什么没开奥司他韦,但是解释起来意料之外地都能得到患者理解。」岑冰特别提到自己忙碌中的一点欣慰,「目前来就诊的,大多数还是大学生,身边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症状,他们就来就诊了。好在他们并没有特别焦虑,就像常规看病一样。」

  并不是每个患了流感的人,都必须服用抗病毒药物。「甲流」是季节性的流感病毒感染,也是自限性疾病,多数人在 3~5 天之后,发烧和全身症状都能够自行好转。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流感引发严重疾病、并发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为 [1]:

  孕妇5 岁以下(59 个月以下)儿童65 岁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心脏病、肺病、肾病、代谢病、神经发育病、肝病、血液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如 HIV/AIDS、接受化疗或类固醇治疗、恶性肿瘤)

  这些人群也是目前医院在抗病毒治疗中重点保障的对象,更推荐在感染后尽快服用抗病毒药物。健康的年轻人则无需过度担心,更不需要恐慌性囤药。

  同时,奥司他韦与绝大多数流感抗病毒药物是处方药,需经医生评估,更不能代替疫苗用于预防。

  

  图源:丁香医生

  流感疫苗能明显降低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的风险,但近几年流感疫苗接种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中疾控传染病管理处数据显示,2021~2022 年度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由前一年的 3.16% 下降至 2.47%,尤以医务人员、学龄前儿童、老年人为甚 [2]。

  接种更新后的流感疫苗,做好个人防护,才是预防甲流真正有效的手段。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4 04:2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