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一边"催生"一边"抢人"!杭州拟放大招:大专可落户

京港台:2023-3-14 09:0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我来说几句


一边"催生"一边"抢人"!杭州拟放大招:大专可落户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3月13日,杭州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内容包括进一步放开学历落户。对已在杭州市区落实就业单位的35周岁以下(以下不含本数,下同)的普通高校大专学历毕业生,可在市区办理落户;45周岁以下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可以“先落户后就业”。全面放开县域落户政策。全面放开桐庐、建德、淳安三县(市)城镇落户条件,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或合法稳定就业为条件的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增加县城吸引力。

  

  最高2万元!杭州首次发放育儿补助

  据浙江日报消息,在2月22日举行的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杭州市政府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出炉。据悉,杭州今年将首次向同一对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户籍登记在杭州的家庭发放育儿补助。拟向二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向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20000元。

  按照2022年人口出生率测算,此次发放育儿补助总金额预计在1.4亿元左右,将覆盖2.5万个家庭。

  杭州为什么要实施育儿补助?

  截至2022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达到1237.6万人。从人口监测数据和调研情况发现,2017年以来,杭州一孩生育率总体平稳,但二孩、三孩出生率直线下降,适龄市民对于二孩及三孩生育意愿明显偏低。

  其中,第二孩出生数量减少在出生人口下降中占主导地位。

  最新杭州市人口监测数据显示,二孩占出生人口比例在2017年达到最高52.11%后,逐年下降。以2022年为例,二孩出生人数1.92万人,占比仅35.94%,低于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前38.77%的二孩占比水平。

  杭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调研显示影响二孩、三孩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生育、养育、教育的压力,因此杭州将育儿补助对象确定为这部分家庭,通过减轻相应负担来提升生育信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杭州去年增加17.2万人

  3月2日,杭州市统计局发布《2022年杭州市人口主要数据公报》,2022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为1237.6万人,比去年增加17.2万人,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2022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7.2‰,死亡率为5.0‰,自然增长率为2.2‰;与2021年相比,出生率下降0.4个千分点,死亡率提高0.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0.7个千分点。

  从城乡构成上来看,杭州的城镇化率仍在提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为84.0%,与2021年相比,上升0.4个百分点。

  从年龄构成上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值得关注。在2022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4%,比去年上升1.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3.8万人,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

  

  2022年末杭州分区、县(市)人口情况(央广网发 杭州市统计局供图)

  据第一财经,去年,浙江省11个市中,全都实现了人口增长。

  杭州市常住人口数量最多,1237.6万人,出生率为7.2‰,紧随其后的是宁波市和温州市,宁波市常住人口数量为961.8万人,出生率为6.3‰,温州市常住人口数量为967.9万人,出生率为6.0‰。而在榜单最后的丽水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51.5万人,出生率为5.8‰。与榜单第一的杭州市人口数量相差近990万人。

  

  图源:第一财经

相关专题:杭州,浙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02: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