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SVB倒闭、瑞信爆雷 政府出手挡下个「雷曼时刻」?

京港台:2023-4-7 05:46| 来源:自由财经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SVB倒闭、瑞信爆雷 政府出手挡下个「雷曼时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硅谷银行与瑞士信贷引爆的金融恐慌,从Fed到瑞士央行都在用挖肉补洞的方式给金融机构输血,只是,还有哪些国家的金融机构、什么样的金融机构会发生爆雷,真的难以预料!

  自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倒闭以来,恐慌随之蔓延──全球投资人正在心焦询问,担忧下一个「雷曼时刻」是否又会出现,没想到紧接着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也爆出财务危机,「瑞士政府出手救瑞信,但全球金融市场恐慌能就此止血吗?」瑞士信贷银行事件发生后,在瑞士银行撮合下,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UBS)于3月19日公告同意以32.6亿美元收购瑞信,并承担瑞信54亿美元的投资损失──瑞信在全球金融系统稳定中扮演要角,瑞士政府为免瑞信倒闭而造成祸及全球的严重金融波动,提供了96亿美元的损失担保以及1,080亿美元的流动性支援予瑞银。然而,收购桉的完成,足以安抚市场的强烈不安吗?

  没有社群媒体,就不会发生挤兑现象?

  这两件大事件可说震撼全球金融圈、科技圈,首先是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倒闭的消息,部分人士认为,造成硅谷银行倒闭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储户们在社群媒体、电子邮件等平台上的讯息交流,使得大批投资人因为恐慌及从众心理而一窝蜂地去提领存款,最终导致硅谷银行的挤兑现象,并连带影响整个银行业。

  没有社群媒体,就不会发生挤兑现象?「如果没有社群媒体,硅谷银行的挤兑现象很有可能不会发生。」美国知名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的科技记者卡莉(Kali Hays)这样认为。

  硅谷银行的倒闭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它发生的速度如此迅速且毫无预警。3月8日以前,硅谷银行原本是一家总资产约2,000亿美元、信用评等处于良好「A等级」的大型银行;然而,短短两天就股价大幅跳水、储户纷纷提领现金等等,最终只能黯然宣布倒闭。

  为避免风险进一步蔓延,联准会(Fed)透过「银行定期融资项目」(BTFP)抽调出规模达250亿美元资金,以向银行提供额外资金,确保它们有能力满足存户需求,然而过于发达的社群媒体使得资讯流通极为迅速,导致用户们在各平台上大肆讨论,恐慌情绪不断蔓延,使得挤兑现象越发剧烈。

  主管机关应正视流动性 李长庚建议设「熔断机制」

  美国硅谷银行48小时内倒闭,也让国泰金总经理李长庚提到,硅谷银行48小时内被提领新台币1.28兆元,发生在台湾(专题)任一家银行「都会挂点」,尤其是数位时代来临,大家不再需要排队挤兑,手指滑一滑就能提领,他呼吁主管机关正视流动性课题,研议是否比照股市可设「熔断机制」。

  李长庚进一步说,国银淨流动率138%非常高,但数位化发展、网路社群媒体传播迅速,各种谣言下,一旦面对流动性危机时,挤兑力道更大。

  而另一件大事则是瑞信爆发财务危机,这家名列全球金融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的30家「具系统重要性」(systemically important)银行之一,在经济高度仰赖金融业的瑞士,瑞信和瑞银持有的资产总合高达瑞士国内GDP的140%,无论是对瑞士本国还是全球金融业而言,瑞信都可说是「大到不能倒」。

  然而瑞信本身受各项丑闻缠身多年,包括洗钱、法规问题和糟糕的投资决定,例如2014年瑞信承认允许美国客户逃税,被美国政府和纽约(专题)金融监管机构罚款26亿美元;2020年时任执行总裁谭天忠在瑞信爆出两起涉及高层的商业间谍丑闻后辞职;2021年瑞信又因美国对冲基金Archegos Capital倒闭而损失55亿美元;2022年,瑞信又遭媒体曝光与大量的诈欺犯、贪腐政客和金融犯罪客户来往,其存放在瑞信的资金高达974亿美元,瑞信形象更进一步恶化,投资失利也使瑞信传出财务危机。

  从2022年开始,银行客户开始自瑞信大量提款,使瑞信经历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最严重的全年亏损金额,达72.9亿瑞郎,至2023年3月14日瑞信公布延迟数日的年报,自揭在2021年及2022年财报发现存在「重大缺陷」,消息一出股价应声大跌,连累欧洲银行股及美国主要银行诸如高盛、花旗、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瑞士信贷银行爆发财务危机后,儘管瑞士政府协调瑞银集团以32.6亿美元收购瑞信,然而瑞信所发行、价值170亿美元的AT1债券将被注销以减少银行债务,这意味着投资人手上的瑞信AT1债券将一文不值,「变成壁纸」,令部分投资人深感不满,台湾部分投资人在银行财管部门若有买瑞信AT1,也是欲哭无泪。

  两件大事的发生,让全球投资人都十分担忧,但目前看到从Fed到瑞士央行,都在用挖肉补洞的方式给金融机构输血,让金融市场暂时稳定,希望不要再发生问题及延续效应。只是,还有哪些国家的金融机构、什么样的金融机构会发生爆雷,真的难以预料!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7 18: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