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奶茶!今天,它被点名封杀:太恶心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如今,任何东西,一旦贴上网红的标签,总能吸引一众人前来打卡。
最近,一款奶茶火出了圈。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包装是用竹筒做的。
竹筒里加入奶茶,挤上几圈雪顶奶油,撒上抹茶粉或是水果冻干粒,再贴上充满“文艺范儿”的城市限定标签,让竹筒奶茶成为新晋“顶流”。
独特的创意,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很多人旅游打卡的标配。
竹筒奶茶的爆红,从江苏苏州开始。
在当地热门景区平江路上,竹元素的饮品随处可见。
每个卖竹筒奶茶的店门口,都排着长队。
走在路上,几乎人手一杯。
一位售卖竹筒奶茶的值班经理告诉记者,平常一天能卖六七百杯,而节假日能卖到1000多杯。
据了解,竹筒奶茶的普遍售价都在30元以上。
也就是说,一家普通的店,单日营业额都能轻松到2万。
那利润是多少呢?
一位竹筒奶茶招商负责人称,包括各种成本的情况下,毛利大概在70%左右。
如此暴利,让很多商家都眼红。
竹筒奶茶的风,吹向了全国各地。
北京南锣鼓巷,700米的街上,开了12家店。
广东潮州、汕头等地,出现了竹筒奶茶的姐妹版本,竹篓奶茶。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奶茶也一样。
爆火后,背后的问题也被一一曝光。
首先是口感。
竹筒奶茶比普通奶茶贵一杯,但口感上却比不上普通奶茶。
多出来的钱,都是为创意买单。
其次是偷工减料。
有网友买了一杯竹筒,看着很大一份,最后发现上面是空心冰淇淋,底下全是冰。
更严重的,是卫生问题。
4月9日,在杭州的某景区的巷子里,有网友发现奶茶店员工正在洗刷竹筒。
大量的竹筒在塑料桶里泡着,周围还放着一个大纸箱,里面也放满了竹筒。
走近一看,画面触目惊心。
这些竹筒,底部都已经发霉。
清洗的水,也不是流动水,非常脏。
视频传到网上,引发了网友热议。
当地监管局了解到情况后,迅速展开调查。
目前,涉事奶茶店已停业。
难怪此前有网友称,喝完一杯竹筒奶茶后,出现了上吐下泻的情况。
“竹筒奶茶发霉”的话题冲上热搜后,无疑给商家浇了一盘冷水。
也让很多网友,从跟风的热潮中清醒过来。
纷纷质疑,30多一杯的竹筒奶茶,是不是智商税。
其实,奶茶的卫生问题,一直存在。
江苏市场监管局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某知名奶茶店,竟然用变质水果。
在原料库中,检查人员发现了霉变的柠檬,还有腐烂的西柚。
有记者卧底了一家,号称有着最高食品安全标准的奶茶店,环境也是让人作呕。
为了节省成本,店家无视变质的水果。
将果肉发黑的芒果用来制作“杨枝甘露”。
喝奶茶,糖是精髓。
一名员工从厕所出来后,不洗手,直接去操作糖水。
更让人震惊的是,糖水中居然出现了塑料条。
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丝毫不慌,只是用滤网将异物捞出,糖水正常给客户供应。
看这娴熟的操作,绝对不是第一次。
奶茶里的小料,同样逃不过科技与狠活。
煮熟的西米露,需要用凉水冷却。
正常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用纯净水来降温。
然而,工作人员嫌弃纯净水流速太慢,直接用没过滤的自来水。
还有过期酸奶。
过期的奶豆腐。
他们通过更换标签的方式更改日期,来逃避检查。
你以为现做的奶茶,可能是过期很久的原料。
比这更恶心的,是奶茶里的各种“尸体”。
有奶茶喝到一半,嘴里吸进一只蟑螂的。
有在奶茶里,喝出苍蝇的。
更瘆人的,是广东潮州的一位消费者,竟在奶茶里喝出了一只壁虎。
夫人在网上一搜,大家熟悉的奶茶店,基本都因卫生问题被点名过。
由此可见,这不是个例,而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商家牟取了暴利,却丢掉了良心。
长期喝奶茶,本身就不利于健康。
无良商家还要在配料上动手脚,无疑对身体是双重伤害。
除了卫生安全问题,更让人后怕的,是奶茶的“成瘾性”。
一旦成瘾,后果不堪设想。
广西一位37岁的孕妇,因钟爱奶茶,渐渐产生了依赖性。
哪怕怀孕期间,每天也要喝上一杯,雷打不动。
终于,在怀孕第31周时,身体终于出现了异样。
到医院检查发现,她的血浆神似“奶茶”颜色,俗称“奶茶血”。
更揪心的是,因长期引用奶茶,这位孕妇的甘油三酯严重超标,导致出现了早产症状。
有人可能会质疑,一杯奶茶而已,危害有这么大吗?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过度饮用奶茶,身体出现异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广东深圳,一名男子1天10杯奶茶,结果喝出了脑血栓。
浙江台州,一位12岁的女孩,半年喝了100多杯奶茶,被诊断出糖尿病。
18岁的小海,因长期喝奶茶,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手指关节肿得比大拇指还大。
常喝奶茶,还有“毁容”的风险。
两位女子相约旅游,期间狂炫奶茶。
回来后,两个人脸上都长满了痘。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因奶茶成瘾,酿成的悲剧。
香醇可口的奶茶,一旦过量,就成了“健康杀手”。
很多人不解,奶茶里面到底有什么成分,为何会让人难以割舍?
导致奶茶上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
1,糖分依赖。
上海消协曾做过抽查,结果显示:
27杯正常甜的奶茶中,糖的平均含量为34克。
其中有杯含量为62克,等于14块方糖。
而国家膳食规定:
“每天的糖分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显然,只要喝一杯奶茶,糖量就远超过标准。
这时,肯定会有人想到,可以喝无糖。
你错了,无糖奶茶含的糖分更多。
上海消协还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他们抽查51杯奶茶,无糖的有20杯。
抽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国家规定:每100ml含糖量小于等于0.5克,才是无糖。
而抽查的无糖奶茶中,每100ml含糖量就高达2.4克。
所谓“无糖”,实际上糖分过量。
为什么非得要放糖呢?
因为这是一个“甜蜜陷阱”。
只要尝到糖的“甜蜜”,大脑就会分泌出多巴胺。
多巴胺会让你想得要更多,直至成瘾。
2,咖啡因依赖。
在一次抽查中,上海27个奶茶店共51中奶茶,都含有咖啡因。
每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均为270mg。
数据过于抽象,我们来做个直观对比。
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是108mg,一瓶红牛的咖啡因含量是50mg。
换言之,一杯奶茶等于4杯咖啡,或8瓶红牛。
咖啡因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兴奋剂”。
它能使人振奋,如果长期摄入,人体将对它产生依赖。
此外,奶茶中还有一个致命的成本——反式脂肪酸。
它就是人们常说的“奶精”。
调查显示:
“奶茶中的蛋白质含量普遍不足,但反式脂肪酸普遍超标。”
也就是说,奶茶中可能大部分都是奶精。
拿抽样调查中的4家店来说,反式脂肪酸少则3.7g,多则6.2g。
但国家规定,每日摄入反式脂肪酸不超过2g。
一旦超过2g,便会引发心梗等一系列疾病。
沉迷奶茶,百害无一利。
老舍先生说:“一个人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舒服过了头,必将带来灾难。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快乐阈值。
当你毫不克制地放纵自己,阈值就会越来越高,从而让你快乐的门槛变高,幸福感降低。
原本能让你满足的事情,变得寡淡无味。
这时,你会开始追求更刺激的满足。
当欲望无法被填满,危险也会随之而来。
你会失控,从而成为欲望的奴隶。
说这些,并不是将奶茶一棍子打死。
而是想告诉大家,健康无小事,凡事都要有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