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大地震15年后,四川汶川现在怎么样了?

京港台:2023-5-12 13:05| 来源:正解局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大地震15年后,四川汶川现在怎么样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也改变了中国。

  今天,是5月12日。

  大部分中国人看到、听到这个日子,恐怕心里都会一震:

  汶川地震。

  15年过去了,汶川,现在怎么样了?

  

  2008年5月12日(周一),14时28分04秒,地震爆发。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震级达到里氏8.0级,最大烈度高达11度。

  地震波围绕地球传播了6圈,北到辽宁,东到上海,南到香港(专题)、广东、澳门,甚至连泰国、越南、巴基斯坦都有震感。

  后来有专家说,这次地震是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

  也有人用了“三个最”来形容这次地震: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

  

  而这次地震的震中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附近。

  汶川,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的。

  之后,汶川地区的余震就发生了7万多次,其中4.0级以上余震311次。

  在《汶川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计划(草案)报告》里,这样描述地震带来的损失: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几乎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具体来看,全县13个乡镇全部是极重灾区,受灾人口145600人,其中,死亡15941人,失踪7295人,受伤34583人。

  城乡居民倒塌房屋399万平方米,严重受损房屋221万平方米,映秀镇被夷为平地,受影响居住人口12万余人。

  地震造成山崩地裂,河道阻塞,道路垮塌深埋,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全部瘫痪。

  全县10.8万亩耕地中,有10.1万亩受灾,其中,灭失2.16万亩。

  水电、高载能及旅游等支柱产业遭受重创,县境内287家工矿企业中,有276家被毁。

  卧龙、三江、萝卜寨等景区生态环境、生态保护设施和各种生物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大量文物古迹损毁。

  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642.5亿元。

  要知道,2007年汶川一年的GDP也就不到30亿元。

  

  地震后的汶川映秀镇城区

  除了逝去的鲜活生命,经济数据上的表现也十分直观。

  2008年,汶川大部分国民经济指标几乎都直接“腰斩”:

  GDP下降5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下降40.3%……

  汶川当时的领导沉痛总结:几十年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大地震发生后,决策层立即作出应对。

  地震发生1小时27分钟后,国务院主要领导就赶赴灾区,坐镇一线指挥。

  4天后,最高领导人飞抵灾区视察。

  当时,余震连连。

  国家立即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救援。

  5月12日当晚,国家就紧急下拨2亿元生活补助应急资金。

  震后1天内,国家又下拨救灾应急资金3.6亿元,调拨救灾帐篷6.06万顶。

  这也是1949年以后中国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光人民军队就出动14万人。

  

  灾后救援

  更巨大的挑战,是灾后重建。

  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这样总结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

  人员伤亡惨重;住房大量损毁,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和大量村庄几乎被夷为平地;

  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交通、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系统大面积瘫痪;

  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损毁;耕地大面积损毁,主要产业、众多企业遭受重创……

  震后不到1个月,国务院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6月18日,又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明确“一省帮一重灾县”。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援建省市要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

  

  对口支援安排

  汶川县就由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对口支援。

  广东共投入支持资金112亿元。

  内有自驱,外有扶持。

  汶川重建迅速推进。

  震后第一年,汶川GDP已经接近2007年的水平,287户企业已有181户恢复生产,37户规模以上企业其中34户已恢复生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同比增长8.4倍。

  在校学生异地过渡复课或返校,普通高考升学率达73%,中考升学率为87.5%。

  而到2022年,汶川GDP已经达到85.41亿元,是2008年的5倍多。

  人均GDP突破10万元,高于四川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

  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是2008年的近6倍。

  旅游收入51.49亿元,是2008年的100倍。

  

  汶川县GDP的增长数据,图片来自南方都市报

  汶川重建只是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

  2018年时,有权威媒体披露,到2017年,四川39个重灾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是震前的3.2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震前的2.8倍和3.7倍。

  

  重建后的新貌

  

  汶川地震,改变的还有很多方面。

  国家将2008年5月19日到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对遇难同胞进行沉痛哀悼。

  国内的游戏网站也停运了三天。

  我国在震区废墟的基础上,还建造了不少纪念馆。

  2009年,我国正式把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引导民众学习、重视防灾减灾技能、知识。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而更重要的是,应对汶川地震这类巨灾,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准备。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在2012年8月修订。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相关数据,到2017年,全国已建成80多支、1.3万余人的省级搜救队伍,数10万人的市县级搜救队伍,以及3000多支地震志愿者队伍。

  我国还开展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中小学校舍近3.5亿平方米。

  全国建成各类应急避难场所7.2万余处,总面积约40亿平方米,可容纳约7.9亿人。

  还有关键技术的发展,我国基本建成中国地震预警网,在不少地区开展地震预警,云南漾濞6.4级地震、四川芦山6.1级地震等多次地震就成功实现了预警。

  

  2020年7月12日,唐山5.1级地震的震前预警信息

  山川抚平伤痕,时间见证重生。

  重生的不只是汶川和所有灾区。

  还有中国应急体系的重塑和成长。

  但愿类似汶川地震的灾难不会再发生在我们这块土地。

  但,未雨绸缪面对巨灾,我们已经有了更大的底气。

相关专题:地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1:0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