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疲劳症:欧美各国厌战和反战情绪上升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一年有余,这场空前持久的拉锯战已经不止局限于俄乌两方的对峙。今年2月,在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之时,来自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智囊团的一项针对全球15个国家的民意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俄乌冲突在让西方国家“团结”起来的同时,也让西方国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而这一鸿沟正在重塑全球秩序。
在此背后,一种被称之为“乌克兰疲倦”的现象,早已在民众中蔓延。
包括呼吁停战、反对向基辅提供武器的游行等多种现象指向“乌克兰疲劳症”。面对高通胀带来的压力,欧美民众生活成本剧增,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不愿政府增加对外援助,为乌克兰“买单”。
欧美国家民众对乌克兰的声援热情,从一开始的“群情激愤”大大减退,取而代之的是对于战争的疲惫感,要求俄乌和谈的声势不断增大。
早在今年2月,欧洲多国就爆发了反战游行。在高通胀、高物价、高能源价格的社会环境下,美欧政府持续军援乌克兰的行为已引发民众强烈不满。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多国民众连日来走上街头,反对北约国家向乌克兰继续输送武器,呼吁和平解决俄乌冲突。
4月初,德国柏林举行反战游行,数千民众参与其中。参加游行的民众批评德国政府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以及对俄制裁增加民众负担,要求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俄乌冲突。据了解,德国当天超过60个城市都举办了类似主题的反战游行,规模从几百人至数千人不等,包括科隆、慕尼黑、不来梅、汉诺威等。
同样的“战争疲惫”也出现在美国。早在去年5月,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就刊登了一篇题为《乌克兰疲劳正在增加》的文章。作者马克·戴维斯在文章中表示,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怀疑美国介入乌克兰战争的代价和持续时间。这些都是“乌克兰疲劳”的早期阶段,这种厌倦情绪对美国、欧洲和世界都有影响。
一系列最新民调结果证实,美国公众对拜登政府无底线援助乌克兰的做法的确越来越反感。
据美联社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民调结果,美国大众对军援乌克兰的支持率已从去年5月的60%掉到今年1月的48%。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也显示,认为美国对乌克兰“付出太多”的美国人比例已从一年前的7%上升到26%。
甚至美国的援乌支持者们也明确表示,他们的支持并非没有限制。福克斯新闻的民调显示,46%的美国人认为,拜登政府对乌克兰的援助应有“时间限度”。这是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的最高比例。
包括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等在内的一些共和党要员以及部分民主党人,也对拜登政府不断援助乌克兰表示不满。
今年4月20日,19名共和党国会议员联名致信总统拜登,批评政府为乌克兰提供“无上限的军事援助”。今年2月,共和党联邦众议员盖茨向国会提交名为“乌克兰疲劳症”的决议,要求美国政府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财政援助,并呼吁冲突双方达成和平协议。除盖茨外,10名联邦众议员签署了该决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众议院民主党人表示,尽管民主党原则上支持乌克兰,但政府每一两周就宣布向乌克兰提供5亿或10亿美元援助加剧了一种感觉,即美国在无休无止地向乌克兰送钱。
在“乌克兰疲劳症”的影响下,欧美各国不少民众和部分政治人士呼吁政府推动俄乌和谈。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台表示,包括该国执政党社民党成员、工会会员以及社会各界200多人发表公开信,呼吁总理朔尔茨为推动俄乌停火做出更多努力。他们认为朔尔茨应该与法国一起努力争取巴西、中国、印度(专题)等国,一起对俄乌进行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