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前国防高官:防止美中开战 台湾应优先于乌克兰

京港台:2023-5-20 04:27| 来源:联合新闻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美前国防高官:防止美中开战 台湾应优先于乌克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台湾相关报道全汇总!

  美国国防部前副助理部长柯伯吉投书呼吁,为了防止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政府应把资源集中在台湾(专题)防御上,以吓阻中国发动侵略,而根本上依靠欧洲盟邦来抵御国力已衰的俄国。

  柯伯吉(Elbridge Colby)与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霍利(Josh Hawley)的国家安全顾问韦勒兹-葛林(Alexander Velez-Green)今天投书“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文章名为“为避免与中国爆发战争,美国政府须顾及台湾优先于乌克兰”(Toavert war with China, the U.S. must prioritize Taiwan overUkraine)。

  文章中写道,许多人认为,美国不需要在援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与吓阻中国侵略台湾之间做出选择。这是一个令人宽慰但危险的错觉。令人遗憾的事实是:确实有必要。

  主要问题是如何做到。答案是把美国资源集中在台湾的防御上,以防范迄今为止美国最强大的对手中国,而根本上依靠欧洲盟邦来抵御国力已衰的俄罗斯。

  美国国防部经常表示,为了台湾而跟中国发生冲突一事做准备是首要任务。确实如此,如果台湾沦陷于中国攻势,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地位,以及亚洲盟邦对于华府对抗北京决心及能力的信心,都会受到严重损害。

  但近年来,美国防止中国侵略台湾的能力已经遭到严重削弱。中国海军已经让美国海军显得相形见绌,中国的空军和航天部队正迅速增强,导弹部队更扬言要防堵美军有效介入防卫台湾。

  就连一向具有自信的美军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司令最近也在国会作证说,太平洋地区的趋势正“朝着错误方向”发展。因此,美国能否击退中国对于台湾的侵略,如今是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文章指出,恢复吓阻力依然是可能的,如果美国尽快让台湾和美国驻亚洲的军队取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但美方不能指望在提供乌克兰这么多援助的同时又做到这一点。

  事实是,乌克兰和台湾都需要许多同样的武器,而美国可用库存中这些武器的数量有限,而且美国国防工业此后许多年都无法生产足够的这些关键武器。

  那么美国如何保证台湾获得防卫,而依然确保美国在欧洲重要但次要的利益?

  首先,美国要加速向台湾交付重要武器,包括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HIMAR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导引多管火箭系统(GMLRS)和无人机等打击武器,以及国家先进防空系统(NASAMS)、爱国者防空导弹(Patriot)、鱼叉导弹(Harpoon)、刺针导弹(Stinger)和标枪导弹(Javelin)等防御武器。

  美国民众已经熟悉其中数个军事系统的名称,因为美国已把当中的许多系统提供给乌克兰。但台湾也迫切需要它们,包括台湾地面部队抵御两栖侵略所需的武器。

  为达成这个目标,美国总统拜登(专题)(Joe Biden)应动用总统拨款权,将美国库存的武器迅速交付台湾,和拜登政府曾宣称的一样。

  不幸的是,由于援助乌克兰,美国武器库存已经耗尽,因此台湾将被迫更加依赖缓慢的外国军售流程。为了帮助台湾尽快获得武器,美国政府应该在对外军售上把台湾置于优先地位,不仅先于乌克兰,也优先于中东和其他地区的合作伙伴国。

  同时,华府应加强对台湾的安全援助。此类援助可以促进拨款和新军售,但这不应该是没有条件的;相反地,美国对台湾的援助应该严格以台湾增加国防开支和采取不对称防御战略作为条件。

  还有,政府和国会必须透过重振美国贫乏无力的国防工业基础来紧急扩大国防生产,而且速度要快。

  最后,尽管拜登政府一直谈论吓阻中国,但透过定期高层接触、国会会议以及向国会请款,拜登政府已将乌克兰防务明确列为优先事项。

  美国政府必须更加迫切地看待台湾的防御,包括确保驻亚洲美军获得必要的情报资源,并确实使美国政治资本集中于加强美方在亚洲的防御范围。

  但这些都不代表美国应该放弃欧洲。相反地,美国的盟邦必须对欧洲常规防御承担主要责任,倚靠美国的主要部分是延伸核子吓阻能力及部分常规能力,这样就不会减损美国吓阻中国的能力。美国的欧洲盟邦也必须带头帮助乌克兰。

  文章末段提到,确认议题的优先级从来都不容易,但早就该这么做。美国政府和国会正确地把中国描述为对美国的首要威胁,但他们没有以解决这项问题所需的重点、规模和急迫性去采取行动。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冲突。

相关专题:乌克兰,台湾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18: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