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直接在实验室里造精子和卵子,用人造子宫怀胎!

京港台:2023-5-27 09:16|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直接在实验室里造精子和卵子,用人造子宫怀胎!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话说前段时间,日本(专题)九州大学生物学教授林克彦(Katsuhiko Hayashi)带领他的团队,成功培育出7只有两个父亲却没有母亲的小鼠,实验成果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戳此回顾)

  

  最近,林克彦教授又放出重磅消息——

  他们宣布,将在5年内实现在实验室中培育人类胎儿。

  

  这项研究正是以小鼠实验为基础的。

  简单来讲,在小鼠实验中,他们已经找到复制X染色体的方法,能将具有雄性小鼠特征的XY细胞转化成具有雌性小鼠特征的XX细胞,

  再将雄鼠的XY细胞和人造XY细胞结合,最终培育出有两个父亲的小鼠。

  

  起初,他们这项研究是想找到治疗特纳综合征的新疗法,

  这种病是由于女性的一条X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导致的,女性患者往往会不孕,

  他们复制X染色体的方法也许可以用于治疗特纳综合征。

  不过在研究过程中,林克彦教授的团队有了一项意外惊喜——他们成功实现了“双雄生殖”。

  如果这项技术能用在人类身上,那么未来两名同性别的人类也将能拥有他们的后代。

  

  (林克彦教授)

  之后,林克彦教授的团队就在生殖方向上展开了研究,

  而且将目标转向人类,希望能从源头开始,完全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人类婴儿。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一项名为体外配子发生(in vitro gametogenesis,简称IVG)的技术。

  这项技术是指在实验室中定制人类精细胞和卵细胞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从人的血液或皮肤中提取细胞,把它们重新编辑,转化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cells)。

  理论上来说,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转化成人体内的任何细胞,其中也包括精细胞和卵细胞。

  一旦用它培养出精细胞和卵细胞,就可以让两者结合,培养出受精卵并植入女性的子宫。

  

  体外配子发生不是一项新技术,几年前就已经在小鼠身上实验成功过,

  也培养出非常基本的人类精细胞和卵细胞,但还没培养出胚胎。

  现在,林克彦教授就要带领团队攻克这项难题,

  有一些人由于不能正常产生精子或卵子而不孕不育,这项技术成熟后,就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出精细胞和卵细胞,实现“要小孩”的梦想。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希望在实验室中培育的受精卵不用植入女性子宫,

  而是植入人造子宫,让胎儿发育的过程也可以在实验室完成。

  

  (科学家们在人造子宫中培育羊羔)

  他们给这项实验提出一个时间期限,表示只需要5年时间,就能从源头开始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人类胎儿。

  不过要想把该技术推广到临床,恐怕还需要经过10-20年的测试。

  2017年,美国知名研究机构斯科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员珍妮·洛林(Jeanne Loring)在接受《纽约(专题)时报》采访时,就曾对体外配子发生技术做出一番“预言”。

  “如果5年能完成,我并不会感到惊讶。”

  “如果需要25年,我也不会惊讶的。”

  

  科学技术方面的突破有时需要上百年,有时也许只需要几年时间。

  一旦成功,新技术可以会迅速推动某个方面的发展。

  对于体外配子发生技术来说,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那些不孕不育患者。

  比如在美国,大约十分之一的夫妇很难拥有后代,其中包括一些同性伴侣或想当单身爸妈的人,

  现在他们只能靠捐献的精子或卵子做试管婴儿,有时还需要找人代孕,才能有自己的孩子。

  如果有了体外配子发生技术,事情就简单多了,他们可以将自己体内的其他细胞转化成精细胞或卵细胞,并在实验室中培育属于他们的孩子。

  

  不过,即使体外配子发生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突破,

  从“实验成功”到“临床推广”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因为这项技术仍然存在大量伦理、法律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有一些伦理学家担心,这项技术虽然帮人类解决了不孕不育的问题,但也可能走到另一个极端。

  比如,可能会有人想要设计婴儿,“优生优育”的概念可能要被改写,还有法律上面临的一些困境等等。

  伦理学家们觉得,就目前的社会现状来讲,人类可能还没准备好面对这些难题。

  

  (想象中的人造子宫)

  有些问题,科学上已经能够解决,

  但想在现实中运用,需要考虑的东西恐怕更多......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12: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