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找工作被确诊弱智"上热搜!合法性质疑 律师说法

京港台:2023-6-15 09:43| 来源:狐瞰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找工作被确诊弱智"上热搜!合法性质疑 律师说法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原本只想安静地找个工作,却被用人单位“确诊弱智”——这是一名网友最近遇到的奇葩经历。

  据这位网友分享,其在求职某公司过程中被要求做智商测试,耗时20分钟答完测试题后,结果显示自己“智力不足”,求职被拒。

  这段经历引起不少网友共鸣,也让话题#找工作被确诊弱智#登上了热搜。该话题下,许多网友透露,自己也曾在求职中做过智力、心理等五花八门的测试。

  

  找工作被确诊弱智 填完问卷后求职者被拒绝录用 网络图片

  

  热议:求职测试题五花八门 测试参考价值有多大?

  不止一位网友表示,自己求职时也曾被要求在20分钟之内做完一套测试题,然而“稀里糊涂的没看时间,还在拿纸准备算就已经结束了”。

  综合多位网友分享的情况,这类测试一般时间短、题量大。有人曾在求职一家公司的前台岗位时,做过一沓四五十页的智商和情商测试题。

  除对求职者答题速度要求颇高之外,测试中还出现过一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例如,有题目问:你是不是残疾人?答案选项除了“是”或“不是”以外,还有“觉得自己是但实际上不是”,以及“实际上是但觉得不是”。对于测试结果,有网友称“做完测试后一度怀疑自己”。

  这些形形色色的测试参考价值到底有多大?通过一次求职测试,真的能判断出求职者的智力、情商或心理健康状态吗?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毅文:不能仅仅凭借20分钟的测试就对求职者作出判断。智力、心理测试有多种类型,一次测试或许只能反映求职者某方面的能力不足。在心理学中,许多结论都是相对的,不会作出诸如“智力不足”等绝对结论。

  以测试筛选求职者合法吗?律师:可能构成就业歧视 需具体情况判断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用智力、心理、性格等测试筛选求职者,是否合法合规?

  北京市律师协会赵寒青:首先,这个案件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讲,首先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所谓的这个智商和岗位匹配度的问题, 你的岗位是否是一些专业岗位,是否真正意义上对人的智商是有要求的,到底是不是通过对学历的要求和限制,就能够实现筛选和选择的目的,那么如果不是,那这个行为有可能构成就业歧视。

  用人单位对于智商的评估和测算,是否是一个权威的、中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完成的,还是由自己来完成的。如果由自己来完成的,这个结果的权威性和过程的公平性是得不到保证的。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琦: 心理、性格和智力测试在招聘过程中是常见的入职衡量标准,但是否合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根据《中华人(专题)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种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残疾等为由拒绝录用劳动者。因此,如果心理、性格和智力测试的内容与工作职责无关,或者测试结果被用于歧视某些人群,就是不合法的。但是,如果测试内容与工作职责相关,并且测试结果被用于评估求职者是否适合该岗位,那么是合法的。

  遇到类似于被测试为“弱智”的情况时,求职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首先,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测试结果的依据和证明,并要求重新测试;

  其次,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异议,并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其他评估方法;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重新测试或提供其他评估方法,求职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寻求法律援助。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7 09: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