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80死移民船难关注度远不及泰坦号 专家分析6因素

京港台:2023-6-24 23:20| 来源:中央社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80死移民船难关注度远不及泰坦号 专家分析6因素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移民、绿卡相关新闻汇总!

  (中央社纽约23日综合外电报导)过去一週,探索「铁达尼号」沉船的潜水器酿5死的事故引发全球关注,相较之下,一艘满载移民船只在希腊附近失事,至少80人丧命、约500人失踪,关注度却远远不及潜水器事件。

  潜水器事件吸引全世界持续不断、时时刻刻的注意,移民船翻覆沉没则被视为另一个悲伤但惯常的新闻故事而受到讨论。

  专家分析,这种现象可能和事件是否仍在发展中、是否涉及历史悲剧、牵涉的阶级与种族、人数多寡、事件冒险性、灾难疲劳等因素有关。

  ● 泰坦号与时间赛跑,搜救结果仍有变数

  美联社报导,当世界得知希腊移民船难时,事件已发生,在某种程度上结果已得知,剩下的只有善后工作。

  相反地,(全球认为)泰坦号(Titan)潜水器事故是正在发展中的事件,不仅是现在进行式,甚至还有最后救援期限,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各界紧张与注意程度也会与日俱增。

  正因没有人能和潜水器取得联繫,也无人得知舱内人们的遭遇,这些都更可能令这起事件受到密切关注。

  ● 着名历史悲剧再跃新闻版面

  早在事故发生前,泰坦号就已潜入深海探索「铁达尼号」(Titanic)沉船,这不但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领域,即便在詹姆斯柯麦隆(James Cameron)1997年执导的电影「铁达尼号」上映前,铁达尼号沉没事故原本就是现代灾难的原型。

  因此,人们早已产生与潜水器本身毫无关联的兴趣,而詹姆斯柯麦隆在事发过后的反应,只会让两者间的连结更为紧密。

  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天播出的採访中表示,他「打从骨子裡感觉到」泰坦号潜水器在下潜时,与水面失联不久后就已失踪。

  ● 阶级与种族带来不同关注程度

  在泰坦号事件上,本週许多民众反应和「迷因哏图」都聚焦在富人把海洋当作游乐场这件事上,而移民船难则是不幸地频繁重覆发生在缺乏地位、资源或甚至发言权的人身上。

  研究创伤及倖存者的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rlotte)公共卫生教授亚历山大(Apryl Alexander)表示,相较于每人要花费25万美元才能探索「铁达尼号」沉船的富人,希腊船上的移民似乎较难吸引大众的兴趣。

  亚历山大说,就像美国报导犯罪新闻时,与贫穷的有色人种相较,当受害者是富有的白人,桉件所受关注较多。

  ●人数愈少,愈能引发同情心

  研究大众传播媒体、数位文化及情感的史密斯学院 (Smith College)社会学助理教授雷库伯(Tim Recuber)表示,人们往往会被那些能让他们同情他人痛苦的故事所吸引,而且涉及人数愈少,愈容易产生同情心。

  雷库伯也说:「他认为,这次有些人提出(2起事件)在阶级上的不平等现象…我们能够知道潜水器上载了哪些人,是基于他们的身分。他们既富有又有接触媒体的管道。就谁能得到同情来说,种族和族群身分的区分很重要。」

  ● 对他人冒险经历产生共鸣

  自头条新闻问世以来,冒险家的冒险事蹟时常跃上新闻版面。美国密西根州霍普学院(Hope College)心理学教授范汤格兰(Daryl Van Tongeren)说,大众很可能对于他人冒险行事却死裡逃生感到着迷,换句话说,读者及观众可以透过他人的冒险事蹟产生共鸣,进而感受自己还活着。

  范汤格兰表示:「这些高风险经历的参与者有这种迷恋。儘管我们知道死亡是生命中唯一确定的事情,但我们还是投入这些接近死亡但又克服它的活动。我们想展现我们对死亡的掌控。」

  ● 灾难疲劳导致关注不再

  随疫情爆发、大规模枪击事件、经济问题、战争、气候变迁等灾难发生,人们已很难再被另一件坏消息震撼,亚历山大说:「人们开始不再关注。」

  亚历山大最后提到,无论种族、宗教或其他因素,她期望社会对人类悲剧给予同等程度的关注。「对所有人而言,我们都希望如果有天我们的家人失踪了,媒体和大众都能给予相同关注。」

 

相关专题:移民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21: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