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WHO旗下机构认证「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京港台:2023-6-30 03:42| 来源:ETtoday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WHO旗下机构认证「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一个跨政府单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6月召开专家会议后,认定被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致癌。阿斯巴甜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代糖,像是零卡可乐,冰淇淋、口香糖、布丁及果冻等,全球有数千种产品使用。

  根据《路透社》报导,路透社引述2名知情人士的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6月召集外部专家举办会议后,最终认定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这项调查结果预计会在7月14日正式对外公布。

  IARC只根据所有已公布证据,评估某项物质(例如本次讨论的阿斯巴甜)是否对人体有害,而人体可以安全摄取多少有害物质的安全值,则不在IARC的考量范围内,安全值定义一般由WHO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及国家监管机构决定。

  WHO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自 1981 年起都主张,阿斯巴甜在可接受的摄取量内食用是安全的,例如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必须喝12至36罐健怡可乐,才有可能面临健康风险,这项观点多年以来一直受到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多国监管机构认同。

  IARC针对将致癌物质依危险程度分为5类,分别是「4类致癌物」、「3类致癌物」、「2B类致癌物」、「2A类致癌物」、「1类致癌物」。阿斯巴甜本次被分类在2B类致癌物,这类物质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低,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对人体的致癌性的证据有限。

  IARC过去的裁定结果,曾引发社会争议,甚至因此产生官司,也曾经被批评对难以避免的事物发出不必要的警示,像是把大夜班工作、摄取红肉归类在很可能对人类致癌(probably cancer-causing、2A类致癌物),将使用手机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2B类致癌物)。

  报导指出,JECFA也于今年6年召开会议,调查阿斯巴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预计与IARC一样,在7月14日公开调查结果。IARC一名发言人表示,两份调查结果是互补的,IARC调查结果代表了物质是否有致癌性,JECFA调查结果则代表,在特定条件和摄取量下,造成特定伤害(例如癌症)的可能性。

相关专题:癌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 09: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