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哈佛基于种族的招生政策违宪 大法官当庭呛声

京港台:2023-6-30 11:25| 来源:财联社 | 评论( 24 )  | 我来说几句


哈佛基于种族的招生政策违宪 大法官当庭呛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财联社 6 月 30 日讯(编辑 史正丞)当地时间周四,美国高院对两起涉及美国大学招生政策的案件进行了宣判,推翻了美国高等院校沿用了几十年的一项根本性招生原则

  

  (来源:美国高院判决书)

  简单总结一下,在两起类似的案件中,美国高院分别裁定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在招生过程中部分基于学生种族的制度违反了美国宪法。这两所学校也分别对应精英常春藤盟校,以及美国公立高等院校的金字招牌。因此,最高法院的判决意味着,除了军事院校外,其余所有高校都需要对照调整招生策略,一部分精英高校受到的影响将格外显著。

  本案的原告方是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FFA),代表超过 2 万名声称因种族原因被精英大学拒绝录取的学生及其家长。

  什么是基于种族的招生制度?

  这种招生制度背后的逻辑也被称为 " 平权行动 "(affirmative action),旨在处理某些群体历史上曾经遭遇的歧视和劣势状态。在教育领域,这种情况逐渐演变为 " 种族配额 " 制度——通过为特定种族学生保留固定名额,来确保招生过程中的 " 多元化 "。

  近些年来,这种政策也逐渐变成了一种 " 逆向歧视 ",而重视教育的亚裔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当然在美国的主流叙事中,白人也强调自己是这项政策的受害者。

  与去年的堕胎权力案不同,这项判决对招生政策的影响仍比较模糊。只能说现在美国大学的招生办公室需要在学业成绩、体育及课外活动成就,校友、捐赠者偏好,和种族多样性的优先级之间作出选择,而不是自动提升某一类人的录取优先级

  事实上,与堕胎权一样,美国目前已经有部分州禁止学校依据种族进行招生。根据《华盛顿邮报》的统计,在 2021 年后 9 个禁止平权政策的州中,白人和亚裔在公立学校中被录取的比例会进一步提升,而拉美裔、混血儿和原住民被录取的比例会下降。

  

  (来源:华盛顿邮报)

  判决理由是什么?

  周四的判决延续了美国高院意识形态划界的情况,包括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 · 罗伯茨在内的 6 名保守派大法官均投出赞成票。

  罗伯茨法官作为代表撰写了多数方意见。他写道:"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平权招生项目,不可避免地以消极的方式利用种族,并且缺乏有意义的目的。我们从来没有允许招生计划以这种方式运作,今天也不会这样做。大学的这项政策违反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

  非裔保守派大法官克拉伦斯 · 托马斯在协同意见书中表示,大学的肤色招生政策与 " 色盲 " 的美国宪法背道而驰。两个歧视性的错误不会 " 负负得正 "。

  值得一提的是,在罗伯茨大法官的意见书中并没有提到 " 格鲁特诉布林格案 ",美国高院在 2003 年对该案作出判决,明确支持大学可以将种族作为录取决定的一个因素,以建立多元化的学生群体。托马斯对此表示,法院的意见正确地表明,无论出于何种意图和目的,格鲁特案的裁决已经被推翻了。

  作为少数派,自由派大法官索尼娅 · 索托马约尔在反对意见中写道,美国高院的这份判决 " 肤浅 " 地将色盲原则巩固为宪法原则,在一个普遍存在种族隔离的社会中,种族始终很重要,而且会一直很重要

  根据媒体报道,在周四的判决过程中,除了首席大法官约翰 · 罗伯茨宣读法庭意见外,托马斯大法官和索托马约尔大法官均要求当庭宣读他们的意见,这种罕见的行为旨在引发外界对他们观点的额外关注。

  对于异议者当庭宣读意见,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律博客(SCOTUSblog)给出了如下介绍:

  当法官们对这个问题有非常强烈的感受,或者想要强调他们观点的重要性,或者可能担心其重要性可能没有被充分理解或重视时,他们会大声朗读他们的异议。大声朗读异议意味着给予它更多的额外强调,这表明与法院多数派存在强烈而深刻的分歧。

  特朗普、拜登均第一时间表态

  作为亲手将 3 名保守派大法官塞进美国高院的角色,前总统特朗普赶在判决出炉后的第一时间发表声明,高呼 " 今天是美国的好日子 "。

  美国总统拜登也在第一时间召开记者会,呼吁高校不要完全停止考虑申请者的种族逆境。拜登在白宫讲话中表示:" 我们不能让这一决定成为最终决定。法院可以做出裁决,但不能改变美国的立场。"

  近来屡屡留下名场面的拜登,也不负众望留下新的篇章。在发布会结束后,拜登走到门口时突然停下来回应记者团的呼喊,留下一句 "这(美国高院)不是一个正常的法院。"

  

  

 

相关专题:哈佛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2 12: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