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没有一个回答让我眼前一亮,颜宁问了个什么问题?

京港台:2023-7-10 09:11| 来源:澎湃新闻 | 评论( 19 )  | 我来说几句


没有一个回答让我眼前一亮,颜宁问了个什么问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7月8日在个人微博上讲述了一段最近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的经历,在学界引起关注。

  在文章开头,颜宁就强调该文“说教味甚浓,不喜勿入;若有冒犯,非我所愿,提前道歉;抛砖引玉而已”。

  颜宁介绍:最近参加了一次博士生推免面试,能进入这一轮面试的基本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所能招到的资质最好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了。在常规问答之外,我问了几乎所有人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是20多位同学,却没有一位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被我吓到的同学们也不用怕,颜老师从做助教开始的习惯就是问最刁钻的问题,打最高的分数;前者是逼着人去思考;后者么,我一直认为考上大学以后,分数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对于自己问的问题,颜宁介绍:我问的问题是: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 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充足的经费、完善的实验设备、大把的时间),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

  分析问题,颜宁认为:也许是因为这个问题太非典型、面试太紧张,近一半的同学诚实地表示现阶段还没想过这种问题、一时半会想不出(非常感谢你们的诚恳,这也是很好的答案);有的同学讲的是文献里特别具体的小问题;有的同学泛泛说一些感兴趣的领域,但当问起哪些实验室是此方向时,却又一脸茫然……

  颜宁说:“这些同学的课业成绩都很高,否则也进不了面试;甚至有些同学发表过不止一篇学术论文了(但除了其中一位以外,随便问一个论文中涉及到的实验细节,却又讲不大清楚……)我反思了一下是不是针对本科生问这个问题太早了,但总期待着有一两位同学能脑洞大开地讲讲—生老病死都是生命科学研究对象,真的就没有让人发自内心想钻研的么?”

  对于为何要问这个问题,颜宁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过去几个月与年轻PI们聊天最常说到的主题之一:你们有这么好的起点和支撑条件,一定要dream big & aim high!没必要只到文献里寻找你的科学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大多已经不是真正原创的了;也不要总是循着你之前PhD或博后实验室的方向、套路走下去;不给自己设限制条件地到大自然里、临床中、社会上去观察,你会发现时时处处都有好问题。

  颜宁写道,“人类的知识才多一点儿啊,那么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呢;过去几年十几年的科研训练给你的是能力、是武器、是科学方法,做了PI,天高任鸟飞,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值得你和团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这其实也是说给自己的。共勉。”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9日晚10点,颜宁教授的这条微博已经由593条留言和8670次点赞。科学网9日晚的文章归纳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言。

  有人表达了对这些学生的理解:“被面试者会担心自己万一哪句话说得不符合您的心意或者暴露出自己某些您不喜欢的科研潜质、就被淘汰了……说得太理想显得不落地,说得太现实显得不够有眼界,说得太深情显得很可笑,说得太商业显得很市侩,面试不是分享观点的地方。”

  有人认为,虽然学生们的答案不够理想,但这个问题本身很有价值:“问本科生太早了,但是你问了以后兴许有那么几个人就一直会问自己这个问题,问着问着就找到自己的路了。”

  更有人一语扎心:“可能大部分博士毕业生也很难给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答案。”

  令人欣慰的是,也有年轻人分享了自己的生动案例:“本科毕业的时候,我特别知道自己想去做什么,我就是想去做神经相关的儿童罕见病,然后去研究生化通路。当时去找的实验室全是这个方向,但这种实验室往往都在医院,手续上有点问题。然后很偶然去做肺部发育,因为PI人很好,做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慢慢的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啥了。”

  在热烈的讨论中,一种声音略显冷峻:“刚开始读研的时候会有某种信念感,但是会被一次又一次地告知,你这个想法毫无意义。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你做这个能发几分的文章?”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31 11: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