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跟你要 这5种情况不用给小费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除了传统的餐厅、发廊、计程车,现在就连超商店员、机场自助结帐机台,都会提示顾客给小费。
「礼节先生」法利(Thomas Farley)形容,前述现象为「小费通膨」(tipflation)。不过,法利建议,以下五种情境,即是被索小费,也可以不给。
专业人士
不用给有收入的专业人士或交易执行者小费,包括医生、律师、老师、水管工人或电工。
法利说,给这些人小费「打破传统且尴尬,在部分情况下,可能会被误会试图讨好,或某种形式的贿赂。」
柜台服务
柜檯服务生通常有薪水,只有那些负责将食物送到你面前的外场服务生靠小费增加收入;换言之,不用给咖啡师或收银员小费,即使平板上有此提示。
史旺礼节学院(Swann School of Protocol)创办人伊莲‧史旺(Elaine Swann)说:「柜台人员把平板转向顾客是个引人注目的动作,人们会因不好意思而给小费,但你不必这么做。」
史旺表示,并非绝不能给柜檯人员小费,假如你经常光顾这家店,把小费给服务佳的店员也很好。
开放式酒会
参加开放酒吧活动,现场或许会出现小费罐。史旺提醒,根据经验法则,「主办单位已收取小费,含在场地或酒水服务费中」。
法利表示,参加者没有义务给小费,但要当作奖赏而给无妨,或许能换得好处,例如酒倒多一些或给一杯冰块。
两次小费
同一次服务,不用付两次小费。
史旺听闻部分做美甲的女性声称,美甲师向她们收一次小费,到柜檯结帐时又被暗示给小费。史旺形容,这只是店家试图榨乾顾客的荷包。
部分餐厅的餐点费用可能已含20%服务费,结帐时又有20%小费的提示。史旺说,「这种情况下,最好先问清楚小费流向,或直接把小费给服务生。」
差劲服务
如果服务态度差劲或行为粗鲁,永远不用给小费,尤其是美甲、美发这类直接碰触的一对一服务。
餐厅的状况较棘手,史旺建议以20%为标准,如果服务生做得不好,还是可以给10%,但有些情况可能与服务生无关。
史旺举例,「如果餐点等很久才出,那是厨房的问题,用餐环境太吵,也无关服务。」
史旺表示,如果顾客与服务生有不愉快的互动,可以给少一点小费并向主管告状,让主管知道这名员工的训练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