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耶伦与刘鹤、易纲会面的背后

京港台:2023-7-12 23:30| 来源:邓聿文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耶伦与刘鹤、易纲会面的背后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财长叶伦的4天访华行程已经结束。在北京,密集会见了中国多位财经官员,包括总理李强、副总理何立峰、财长刘昆、央行党委书记潘功胜,以及卸任的副总理刘鹤和尚未卸任但实际已经退居二线的央行行长易纲。对前几位的会见很正常,算对口,见退休高官,就中国的外事纪律来说,虽然并非绝无仅有,但确实不常见,尤其考虑当下的美中关係。所以,外界对叶伦见刘、易二人,特别是刘鹤,关注度甚至超过她见李强。有美国谘询机构问我,如何看待此事,是否说明刘鹤退休后仍然对政策发挥很大影响力。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看中国官方对这事的报道处理。透露叶伦访华要见刘鹤和易纲的是美国财政部,然后西方媒体发佈会见消息,然而中国官媒不置一词,未见相关报道。一般来说,已退休官员包括总书记或者总理,见来访外宾,除非某种极特殊的情况,官媒都不会报道,所以中国媒体没有刘鹤见叶伦的消息不奇怪。但按理来说,易纲见叶伦,媒体是要报道的,刘昆和潘功胜二人会见叶伦,都上了官方网站,易纲毕竟还没有正式宣布退休,名义上是央行行长,他若见叶伦,不应该没有报道。因此,我怀疑他没见叶伦。我问了几个相关人士,他们也不能确定易纲是否见了她。

  假如易纲见了叶伦而官媒却没报道,肯定不是易纲本人有什麽问题,当局不让见报,一定是当局又出台新规定:对于已决定内退但尚未正式宣布的官员,会见外宾不再宣传报道。习近平(专题)时代对官员的宣传报道,只有对他自己开绿灯,怎麽宣传都可以,不怕多只怕少,对其他官员,包括总理在内,则非常吝啬,多一字都不行,因此如果做出这种新规,也没什麽奇怪的。

  现在来说说退休后的高官去处和对政策政局还能发挥什麽样的作用问题。其实,我之所以在前面花很多笔墨讲当局对刘鹤易纲会见叶伦一事的报道处理,同这个问题是有关的。当局不让官媒报道退休官员会见外宾,目的就是要限制他们的影响力,不让外界和民众产生联想,以为这些退休官员特别是那些在位曾受很大关注的官员在退下来后,还能对当局的政策甚至政局产生某种影响,发挥某种作用。中国官场的规律是,新官不理旧政,官员退下来后,一般是人走茶凉,但是,如果曾经主政一方,或在重要部门担任过领导职务,并广受瞩目,卸任后,对地方政治或者国家某个方面的政策多少还是有些影响的,甚至在某个特定时期或者某件特定事情上,所能起到的作用还很大。

  以刘鹤而言,南华早报前不久报道,他在今年两会退下来后,现在还参与当局有关经济政策尤其是对美决策的制定,原因在于,他过去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让当局认为在处理和美国的关係时还要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刘鹤和习近平的关係密切,做副总理负责处理对美事务,包括贸易谈判,被认为是习的首席经济智囊,他有国际视野,思想相对开明和开放,因为年龄问题退下,但像他这种资历和学识的官员,在习的财经队伍里,确实也不多,因此,卸任后还受重视,还能向当局提供政策谘询和建议,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和习的个人关係,能够得到当局的信任。

  像刘鹤一样,退下来后可以给当局提奏摺的高官,特别是财经高官并不少见。比如温家宝内阁的副总理曾炎培、多次连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在他们卸任公职后依然很活跃,曝光率很高。此次叶伦访华,据说周小川设晚宴款待她。中国退休高官完全退下来,不过问政事的不多,一般会到某个曾与自己管辖业务有关的行业协会或者与自己的学术背景有关的官方或半官方智库,去挂个职、做个顾问什麽的,发挥影响力。这种行业协会很多,智库也很多,像博鼇亚洲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国家顶级智库,网罗了一大帮退下来的高官。曾炎培和周小川先后出任博鼇论坛的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前者2019年还作为时任总理李克强的陪同人员之一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来华参加中美企业家对话会的美方代表。除此外,如今去大学担任某个二级学院的领导的退休官员也多起来了。但后者对官员的学术背景要求更高,有些官员原本是学者从政,退下来后再回到大学任职。像北大(专题)清华等著名高校,都有高官在卸任后转向讲坛。这些有点像西方的旋转门。不过,像朱鎔基卸任总理后还挂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的,属于特例。

  当然,去行业协会、智库和大学发挥馀热的退休官员,虽然有机会为当局提供政策谘询和建议,但如刘鹤、曾炎培和周小川一样,继续深度参与当局决策的,则不是很多。这一方面对退休官员还是有顾忌,说多了怕有干政之嫌,另一方面在任者有自己的主政思路,不一定会接受这些人的意见。中国官场複杂的人事问题,让退下来的官员在提意见,参与政策讨论时,也要慎重,不能越位,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尽量让在位者不要产生某种不好的联想,免得双方都尴尬。

  我谈的退休高官主要指部级和副部级这两个层级,至于副国级及以上的所谓国家领导人,则另当别论,他们退下来后除少数外,基本是淡出公共视野。尤其是正国级领导人,包括总理和总书记,退下来后表面上在家安享晚年,不再对国事指指点点,否则很犯忌。对他们过问政事,相信当局有这方面的规定或默契,原则是不可让他们随意发表意见,干扰现任领导人的工作。而在习近平治理下,怕是不需要当局提醒,这些退休来的正、副国级,自觉会闭嘴,以免吃力不讨好。

相关专题:易纲,耶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20: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