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作家米兰·昆德拉 政治理念影响几代中国人

京港台:2023-7-15 04:27|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作家米兰·昆德拉 政治理念影响几代中国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世界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本周二在法国巴黎逝世。他的一生经历"布拉格之春"等反对共产专制的时代潮流,其文学作品和政治理念更在上世纪对几代中国人产生了深刻影响。

  海外政论刊物《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昆德拉的小说大多以共产主义国家遭遇巨变为背景,这也是他受到中国读者普遍爱戴的原因之一。

  胡平:“他(昆德拉)讲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故事。当时整个国际很少有作品讲我们的故事,全是别人的故事。他讲的故事,主要人物都是有思想、有知识的,就更能引起同样身份的中国人的兴趣。”

  1984年,昆德拉的著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经出版,就在全世界引起轰动。1987年,该书经翻译被引入中国出版。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在1988年被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电影中,男主角之一的布拉格外科医生托马斯因公然嘲笑当局而受到威胁,但他在真理和恐吓面前坚决地选择了前者,哪怕是以失去体面的工作为代价。在评分标准苛刻的中国书影音网站豆瓣上,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及电影《布拉格之恋》仍然斩获高分,其影响力覆盖了几代中国人。

  《纽约时报书评》曾指出:“这位作家真正的工作是为他的国家在他有生之年的灾难性历史寻找形象。”

  胡平认为,虽然昆德拉的作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进入中国,但直到八九民运后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在学潮后,民众从昆德拉的作品中寻获了政治理念上的共识:“在大陆人读到昆德拉的著作之前,就已经对共产主义有了相当的认识了。所以,他们更多的是从昆德拉作品中获得共鸣。”

  美国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告诉本台,在上世纪东欧共产主义时代,昆德拉就与齐名的捷克剧作家哈维尔(Václav Havel)在民主与自由的议题上有过激烈争论。“布拉格之春”后,前者选择流亡,而后者则留在了捷克继续抗争。他认为,这也为当时同样争取民主和自由的中国年轻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陈奎德分析说:“作为一个文学家,虽然他(昆德拉)的文学成就相当高,但他还不是主流。大家认为在捷克重要的转型时期,他的作用抵消了哈维尔这些主流知识分子的影响。”

  陈奎德认为,昆德拉生前所推崇的不要“媚俗”,意思就是可以专注于思想而不被政治潮流所裹挟,主张人们在参与政治运动中也有“缺席”的权力。但在共产主义专制下,想要完全摆脱政治的影响过于理想化:“是有一些人援引了昆德拉‘不要媚俗’、‘我们有缺席的权力’等等,来为自己当时退出反抗极权主义统治潮流作为借口,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支撑。”

  在涉及反对共产专制的争论中,虽然昆德拉的理念在当时遭遇到部分群体的反对,但其文学成就对全世界的影响不可湮灭。捷克总统帕维尔(Petr Pavel)在悼词中强调:“昆德拉一生的命运象征着我们国家20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他的遗产将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延续。”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1 23: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