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刻赤大桥被袭后,卢布跌到历史新低

京港台:2023-7-20 03:38| 来源:火星数据研究所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刻赤大桥被袭后,卢布跌到历史新低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22年10月8日,在克里米亚刻赤海峡附近,一辆卡车爆炸,导致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毁。视觉中国

  内容提要:

  1、17日卢布与不友好国家的货币汇率再次大幅度下跌;

  2、克里米亚大桥第二次遇袭诱发卢布下跌;

  3、17日人民币(专题)兑美元为何不涨反跌?;

  4、油价下跌、减少出口是卢布下跌的底层逻辑。

  一、17日卢布与不友好国家的货币汇率再次大幅度下跌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7月17日的这个周一是个非常恐慌的日子。因为对于战争前后已有数百上千万亲朋好友离开俄罗斯前往欧洲生活的俄罗斯人而言,多少卢布可以兑换一欧元,远比乌克兰战场俄乌双方死伤多少人更为重要。

  但这一天,卢布与不友好国家的货币汇率再次大幅度下跌。7月17日卢布兑欧元跌到101.527,比上一交易日下跌了0.35%;卢布兑美元跌至90.3442,比上一交易日下跌了0.13%。

  令俄罗斯人担忧恐惧的是,卢布跌势并未止住,截止18日下午3点,卢布兑欧元跌到102.04,比17日又涨了0.5%;卢布兑美元跌至90.577,比17日下跌了0.25%。

  俄罗斯人发现,卢布兑欧元汇率、兑美元汇率,都创下自2022年3月以来的记录,并打破了2023年6月底普里戈津率领瓦格纳PMC雇佣军一天半武装叛乱后创下的卢布兑不友好货币最低值。

  二、克里米亚大桥第二次遇袭诱发卢布下跌

  周一卢布兑不友好国家货币再度大跌,诱因为克里米亚大桥第二次遭遇袭击轰炸。

  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Mykhaïlo Podoliak)7月17日在推特上说:任何用来运送俄罗斯大屠杀工具的非法建筑都必然是短暂的......无论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俄罗斯当局官方媒体塔斯社称,周一凌晨乌克兰对该大桥的袭击造成两名平民死亡,并导致途经大桥的公路交通中断和长时间的交通堵塞。通过大桥的铁路交通也暂时中断,上午才恢复。

  在2022年10月,克里米亚大桥的同一条道路在卡车炸弹袭击中遭到破坏。这是该桥建成通车后的第一次被炸。

  对于俄罗斯人而言,克里米亚大桥再次遭遇袭击,无论如何都是坏消息。俄罗斯采取报复行动,会加剧战争烈度。不采取报复行动,意味着战争将更快结束。无论普京如何反应,都会造成俄罗斯人对未来的恐慌。面对这种不安,稍有资金实力的俄罗斯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将卢布兑换为欧元或美元等硬通货,以便一方面应对不断升级的战争导致的卢布贬值,一方面可以随时离开危险的俄罗斯前往欧美生活。

  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克里米亚大桥遭到17日天未亮时的袭击后,卢布周一开市,在莫斯科交易所就发生大幅抛售贬值,俄罗斯当局将其归咎于乌克兰的特殊服务。

  三、17日人民币兑美元为何不涨反跌?

  俄罗斯央行行行长纳比乌琳娜在周一晚间的电视采访中安慰俄罗斯人,不要抢购欧元、美元,因为卢布汇率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么不稳定,她拿人民币做例子说,17日卢布兑人民币还升值了。

  的确,7月17日卢布兑人民币为12.5938,比前一交易日涨了0.32%。

  不过,市场马上打脸纳比乌琳娜。17日莫斯科人民币对卢布下跌,主要还是因为当天中国公布的GDP不及预期的影响。在18号,卢布兑人民币已由涨转跌。截止18日下午3点,卢布兑人民币跌到12.6326,比17日下跌了0.3%。

  四、油价下跌、减少出口是卢布下跌的底层逻辑

  卢布汇率继续下跌,克里米亚大桥自战争开始以来第二次遭到袭击,还只是诱因。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外汇市场市场还受到油价下跌的压力:1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已跌破每桶 80 美元,而俄罗斯石油公司根据政府的命令大幅减少实物出口,与 5 月的水平相比,7月份每天减少 50 万桶。油价下跌和减少出口,将进一步减少俄罗斯的外汇收入,这是卢布下跌的底层原因。

  自今年年初以来,美元兑卢布上涨了28%,欧元上涨了30%以上,人民币也上涨了18%以上。这使得俄罗斯货币成为新兴市场中最疲软的货币之一,只有土耳其里拉和阿根廷比索跌幅更大。

  在波动性方面,在瓦格纳骚乱引发俄罗斯资本外流浪潮后,俄罗斯已有90亿美元外流。

  虽然从技术和基本面上讲,卢布似乎超卖。但从俄罗斯的经济衰退前景、俄罗斯人希望持有欧元或美元,以便随时离开俄罗斯的决心来看,俄罗斯的卢布大概率将在超卖中持续走弱。在欧元冲过100卢布之后,下一个可能冲破100卢布目标的外币将是美元,欧元则会站上110卢布,人民币将会冲到14卢布左右。

相关专题:俄罗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4 22:5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