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故宫600年不积水?让水流畅通才有排水神话

京港台:2023-8-1 09:46| 来源:极目新闻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故宫600年不积水?让水流畅通才有排水神话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日前,有网络短视频拍摄了故宫博物院慈宁宫暴雨时积水的画面,质疑故宫的排水系统功能。也有人说,故宫600年不积水,如今积水是现代科技惹的祸。对此,故宫博物院世界遗产监测部主任狄雅静介绍,故宫在明清两代,都会在每年三月的时候,打开暗沟进行清淤。目前,故宫每年春夏秋进行三次清淤。为什么慈宁宫还会积水,是工作人员在暗沟里发现了只有现代社会才有的产物:塑料瓶、塑料袋,还有毛巾,甚至衣物,这些东西堵住了暗沟的排水。疏通后,目前已经排水顺畅。

  

  故宫工作人员介绍排水系统(来源:视频截图)

  故宫600年不积水是假的。据介绍,在历史文献中经常发现,故宫整个区域出现屋面漏雨、墙垣倒塌,还有院落积水这样的一些记载,但是积水积完了以后大家的做法都是尽快找到堵点,把它清理了,就能快速地恢复它的排水功能。

  但是故宫排水系统强大倒是真的。据报道,2016年7月,北京遭遇了长达55个小时的强降雨,故宫在20分钟内将所有积水排掉,显示出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强大的排水能力。

  

  故宫的雨水都会外流到金水河(来源:新华社)

  另据新华社7月31日报道,连日来,北京迎来强降雨天气,故宫再现“九龙吐水”,依靠精妙的排水系统,宏大的故宫建筑群,在暴雨中安然无恙。

  据介绍,故宫地势南高北低,所有的雨水和积水,最终顺地势流入金水河,不会倒灌。故宫保留至今的古代雨水沟的长度超过15公里,其中暗沟长度将近13公里。

  

  故宫建筑的螭首吐出雨水(来源:新华社)

  据狄雅静介绍,故宫的排水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首先,雨水降到屋面上,从屋面导到了台基;然后通过院落中间向两边导出到明沟,之后汇流到金水河。有的院落会直接通过“钱眼儿”落到下面的暗沟,再到院落外的支沟,支沟再汇入干沟,最后流到金水河。

  

  故宫内的雨水可以流到墙外的沟渠(来源:视频截图)

  如果排水系统畅通,故宫就能很快排掉雨水,如果排水系统被堵,就会导致积水。无论是故宫,还是其他地方,排水神话的前提,都是保证雨水能有出路。

  诸如“江西赣州因北宋排水系统千年不涝”而被津津乐道,实际情形怎样呢?据报道,这条名为福寿沟的宋代排水系统之所以至今仍能发挥作用,并不只是下水道那么简单,福寿沟将城内众多的水塘串联起来,可以调节雨水流量,减轻下水道溢流。

  

  赣州的福寿沟呈砖拱结构(来源:央广网)

  据介绍,福寿沟系按照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的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合称福寿沟。福寿沟的设计利用了赣州老城地势中间高、江边低的特点,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有意增加沟的坡度,加快了排水速度,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此外,沟里排水快,不存水,还要归功于很多与福寿沟相连的大大小小近百个水塘。

  可见,宋代排水系统的神话,同样建立在水流畅通的前提下,让雨水有出路,就不会出现积水与内涝。

  

  福寿沟的“水窗”设计,可以让城内的水流出去,城外的水因水窗能关闭而流不进来(来源:央广网)

  据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2014年报道,史料记载总长度12.6公里的福寿沟,现如今能探明的长度只剩下三分之一,沟渠、水塘正在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中渐渐消失,值得庆幸的是,赣州当地政府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专门拨出人力和资金,积极对地下管网进行排查和保护。

  “肯花钱,花到看不到的下面去。这是地下管网建设的核心。城市的良心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句话说出了排水神话的实质,无论是故宫排水系统的强大,还是赣州北宋排水系统的神奇,都是借助地利之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让雨水能顺势流出。

  故宫工作人员在暗沟里发现了只有现代社会才有的产物:塑料瓶、塑料袋,还有毛巾,甚至衣物,这些东西堵住了暗沟的排水。这也让人感到汗颜,因为乱丢垃圾给故宫的排水系统“添堵”,导致出现积水情形,在古人的智慧面前,今人的不文明行为真该无地自容才是。只有共同呵护城市的排水系统,呵护地下管网这一城市的良心,才能无惧风雨的洗礼。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20: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