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手术室有电磁炉? 为啥医生下手术台喜欢"吃烧烤"?

京港台:2023-8-17 02:55| 来源:不相及研究所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手术室有电磁炉? 为啥医生下手术台喜欢"吃烧烤"?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一般来说,擅长使用锤子、斧子、锯子的人不一定是木匠,也有可能是骨科大夫。

  在严谨的日常工作中,很难说他们会用到什么样的装备,其中所包含的种类,从各个层面上都早已超越了装修队。

  有人说曾接受过一整套钣金工具的洗礼,当时屋里比汽修厂还要多一个切割机,也有人表示朋友的腿就是被医生用冲击钻给治好的。

  而当人们在骨科手术室里发现一台电磁炉,就会明白自己的想象力有时候还是太保守了。

  

  图片来源:知乎@桑三木

  这里显然掌握着医疗器械的具体定义,一个东西能不能用来治病,全看怎么操作。

  第一次在现场见到它,首先要知道眼前那个熟悉的身影已经完成自我升华,彻底脱离炊具范畴,只保留了一些特有的功能性。

  只是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还是很容易遭受全方位的感官冲击。

  

  “以前骨折做手术,半麻,听见医生不知道拿的什么工具,一会咚咚咚一会嗡嗡嗡的跟装修一样。”

  “我一直觉得每位骨科医生都是优秀的木工和电焊大师,现在我才知道,是我狭隘了。”

  

  

  能出现在手术室里的电磁炉,就不再是普通的炉了,它担负着自己应负的责任,同时也会帮人找回远在求学时期常有的迷惑感。

  传说骨科就像医院里的五金店,甚至有人坚信骨科的祖师爷其实是鲁班,可他们往往都会在看到锅里的东西时再次陷入沉思。

  在那种场面之下还能够保持冷静的,绝对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士,普通人要是心理素质不够强的话,光听描述可能就已经昏迷两回了。

  

  图片来源:抖音@华西脊柱外科李涛教授

  “上学时导师讲过这种疗法,流程是要从患者体内取出病变的骨头,通过冷热或者辐照的方式清除肿瘤细胞,再把骨恢复原位。”

  “当时我听完人都傻了,关羽刮骨疗毒的事估计不是编的。”

  

  “医学院毕业的护士都知道,学外科时有章节说过”

  煮沸,是一种便捷的消毒方式,源自远古时代祖先对世界的探索,后世则靠它完成了最具震慑力的壮举之一。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骨科手术室里看到了一个电磁炉,那么里面很可能正在煮人骨。

  并且一会还要装回去。

  

  一位医生朋友说,这是治疗骨肉瘤的方式之一,医学上称为“灭活回植”,目的其实是为了保住骨头。

  经过这样的处理,所有细胞都会被杀灭,其中也包括癌细胞,相当于直接把还未扩散的病变部分处理干净。

  “也只有骨头才能这样操作,其他肿瘤不行,不然就真熟了。”

  

  “煮过的骨虽然丧失活性,但骨架结构不会改变,仍然具有支撑性,好比一个尺寸完全一致的支架,还不存在排异反应。”

  “旁边健康的骨细胞和其他活性组织可能会向这里蔓延,从而完成骨的再血管化。”

  “除了水煮之外也可以使用酒精浸泡、高渗盐水侵泡、低温冷冻、微波、放射等灭活方式,目的都是一样的。”

  “情况乐观的话,新骨就会逐渐替代旧骨,患者就不用截肢了。”

  

  “骨肉瘤是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多发于青少年时期,曾经唯一的治疗方法只有截肢”

  某种程度上说,灭活之后,那根骨头和电磁炉一样,仿佛转变成了彻底无菌的医疗器械。

  当然那位朋友也强调,剩下的汤算医疗垃圾。

  

  灭活方式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具体情况总是得具体分析,医学是相当严谨的。

  从一些网友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不止是电磁炉实现了投笔从戎,一些地方在操作中可能还收编过高压锅。

  

  

  

  这就类似于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解构了工具的本质,又为其附加了更多实际功效,甚至开发出了疗效。

  你可以在很多文献中找到这种疗法的身影,至少已经存在几十年了。

  

  

  

  还有与之相关的专利

  事实上不止骨科,也有神经外科的医生表示对此很熟悉,以前做去颅骨瓣减压术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而且是在病房里煮的。

  

  

  尽管这在一般人看来已经足够猛烈,但还并不能成为冲击力的极限,更狠的是病人提回家自己煮。

  

  “做这个手术是因为颅内压太高,大脑的压力也大,但是又有头骨撑着,所以要把头骨先取掉,压力就能减小一点。”

  “现在去骨瓣骨头都会拿下来还给家属,后期修补基本都是用肽网肽板,但如果病人选择还用自己的骨头,就涉及到保存的问题。”

  “有的地方会将其埋植在病人腹部,保持活性和无菌环境,有的则会放在医院的冰箱里,需要修复的时候再拿出来煮。”

  

  

  “其他开颅手术切下来的颅骨部分要是不小心被污染了,也可以煮完再放回去”

  而法医可能是跟它见面最频繁的群体了。

  根据懂行的人介绍,只需把耻骨联合取出,煮掉肉,就能通过骨头判断出死者的年龄。

  “本科时候解剖室老师找食堂借锅煮骨头剥离肉块,走廊里确实有汤的味道,至于会不会把锅还回食堂接着做饭就不知道了。”

  

  “其实遗体骨骼捐献也是要经过煮这一步的。”

  可以说不同科室每次使用电磁炉都有自己的原因,有的可能是假体不合适,有的是为了在特定情况下利于康复,但更多时候还是尊重患者的意见。

  比如在2015年时媒体曾报道:“如果单独植入自体肿瘤灭活骨,手术材料费可以降低到两万元以内,这一创新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2018年有位医生用这种方法成功救治过遭遇严重车祸的病人,也是因为它的性价比。

  

  电磁炉的发明人应该想不到,这个产品早已跨出家用电器的领域,在医学上得到了应用。

  就像电锯刚发明出来时并不是用来砍树的,也不是为了给德州电锯杀人狂提供装备,而是为了在孕妇的生产手术中锯开盆骨。

  如今灭活的手段随着科技发展演化出更多选择,也有了更先进更快速的处理方式。

  “过去有些困难的地方连液氮都找不出来,但病还是要治,现在据说连假体都可以3D打印了。”

  

  “我弟弟之前被确诊为骨癌,这就是手术方案之一。”

  “在手术室最大的感觉就是学会把人体的器官,只当做器官,而不与人的情绪关联。但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理性判断,才能救命。”

  “一般人可能根本当不了医生,毕竟连自己心里那关都很难过去。”

  

  “以前上学的时候上解剖课,旁边办公室的老师在煲猪大肠”

  有人说骨科手术中用到的器械多达上百种,看上去跟兵器库差不多,骨科大夫也被锻炼出了一身武林绝学。

  而那些电磁炉就像手术室里的扫地僧,只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只有医护人员和病人明白它的隐藏身份。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不知道这件事也许本身就是一件幸运的事。

  

  就像有个网友说,他有幸闻到过自己的香味,当时是用生理盐水煮的。

  虽然那天他真正明白了万物都有自己的味道,但还是被留下了堪称永恒的记忆片段。

  “现在我只希望医学能发展再快一点。”

  -

  资料参考:

  知乎  为什么有的医生下了手术台后喜欢去吃烧烤?- 桑三木的回答

  治骨肿瘤保肢方法多——健康时报

  取骨杀瘤再回植 医学灭活招式多——新京报

  胆大心细的骨科医生敢为病人“煮骨头”——惠州 第1直播室 

相关专题:医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4: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