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地产危机外溢债务违约频发 复苏希望正在流逝

京港台:2023-8-17 02:59| 来源:美国之音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地产危机外溢债务违约频发 复苏希望正在流逝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继中植系、碧桂园等大型与房地产业相关的企业接连爆出债务违约之后,又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中融国际信托也发生类似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路透社说,接二连三的爆雷事件显示中国的房地产危机还在继续恶化,迅速扼杀中国经济复苏的残余希望。

  拥有国企背景的中融信托也是一家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据中国媒体报道,截至2022年尾,中融信托存续信托计划1,633个,自有资产304亿元,公司及各子公司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达7,857亿元。受托管理资产中,公司管理信托资产6,293亿元,佔80.1%。子公司受托管理资产1,563亿元,佔19.9%。暂停兑付的产品规模,至少达3,500亿元。

  但近日有消息说,中融信托有产品逾期,未能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涉及本金金额逾9,000万元人民币(下同),至少三间上市公司受其影响。金博股份、南都物业和咸亨国际已分别发布通告称,它们购买的中融信託产品未能按期收回本金和收益。

  中融信托的主业中很大一部分跟房地产业有关。中国影子银行业的规模高达三万亿美元,与英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从去年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问题逐渐恶化,影子银行所存在的巨大风险格外令人担忧。

  影子银行业出现一系列违约事件可能会引发广泛的寒蝉效应,因为许多个人投资者购买了它们提供的各种高回报理财产品。在消费者信心已经非常脆弱的情况下,这些公司一旦不能履行它们的正常兑付责任,必然给消费者的信心带来进一步的打击,尤其在没有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况下。

  中国官方周二公布了一组数据显示经济依然处于非常疲软状况。美国巴克莱银行等主要银行纷纷下调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它们提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占中国经济1/4的房地产市场恶化的速度超过了预期。巴克莱将中国今年GDP增幅从原来的4.9%下调至4.5%。

  迄今为止,尽管地产开发商债务违约行为屡有发生,但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避免了这个行业的债务危机蔓延到规模达57万亿美元的金融行业。不过,新的违约消息引起了更大、更广的恐慌。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中国七月份的新房价格出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路透社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数据是,七月份,中国全国的房价环比下降了0.2%,同比下降了0.1%。

  但是在京上广之外,房地产市场的情况要糟糕得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对35个最小城市的调查,6月份的平均新房同比价格继续下降,这轮下行走势已经延续了17个月。

  包括中国最大的私人开发商碧桂园在内的主要开发商的债务危机恶化已经吓退了许多购房者,房地产投资、房屋销售和新建建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大多数分析师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房价和销售将进一步下跌。

  周二公布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中国经济恶化的势头并没有像中国国家统计局解释的那样“向好”“企稳”。这些数据要求北京当局推出更加大胆的措施,遏制经济下行的势头。

  美国保德信固定收益(PGIM Fixed Income)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格温·贝尔(Gerwin Bell)表示,碧桂园的困境凸显出房地产市场崩盘所带来的影响尚未受到控制,正在向更广泛的经济领域蔓延。

  路透社引用贝尔的话说,“遏制房地产业的负面影响溢出将需要比目前当局所拟定的大幅财政刺激要大得多。我们预计中国当局很快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美国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的经济分析师在给客户的一封备忘录中说,“我们继续预计未来几个月会有更多的购房优惠措施出台,包括进一步降低首付比例以及在大城市放松购房限制等措施。”

  然而,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房屋销售和价格的下降将持续一段时间。

  瑞银投资银行(UBS Investment Bank)亚洲经济学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涛表示:“8月初的高频数据并没有显示出房地产市场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王涛说:“在我们的基本预期中,如果没有额外的重大政策放松或财政支持,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可能会进一步减弱,或者停滞在较低水平。”

  (本文部分内容依据了路透社等媒体的报道)

 

相关专题:房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0 00:0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