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医生和医生结婚,连吵个架都能发顶刊论文?

京港台:2023-8-22 13:48| 来源:丁香园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医生和医生结婚,连吵个架都能发顶刊论文?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今天七夕。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对象,没对象的有没有准对象,有对象的有没有七夕活动,总之今天是七夕。

  不过话说回来,2015 年, BMJ 杂志发表一项针对美国医疗工作者婚姻状况的横断面调查,里面的数字让人唏嘘:医疗工作者的离婚率为 24.3%,相当于每 4 个医生就有 1 人会离婚。

  一位叫做 Daily 的心内科医生,就经历了一场离婚带来的领悟。

  一名心内医生的离婚反思

  作为美国阿肯色州儿童医院心内科的主治医师,Daily 医生自认为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直到有一天妻子向他提出离婚诉讼。

  经过心碎反思后,Daily 医生选择将自己的离婚经历写成了一篇论文,并发表在著名心脏学高分期刊《美国心脏学会杂志》上。

  Daily 医生将自己从这段婚姻中得到的感悟与教训都写在这篇论文里,堪称当代医生维系婚姻的《纠错宝典》(顺便也为自己的学术发展经历增色不少)。

  这篇论文提出,导致医生婚姻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是 2 个:与伴侣非睡眠共处时间的减少与夜班频率的增加;医生的职业倦怠感,即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而这两个原因都将矛头指向了医疗工作的重压:工作重压导致身心疲惫,将情绪带到家里,不停地熬夜加班,也难免减少与家人共处的时间。

  Daily 认为,对离婚事件的反思,让他「成为了一个更健康的人、一个更有奉献精神的父亲、一个更好的朋友、一个更富有同情心的心脏病专家」。

  反思之余,他还给正处在婚姻中的医生同行们,也提出了一点建议:在家人和朋友的关系面前,职业、财富、名望根本不值一提。即使工作压力再大,回到家里,也要注意对家人的言行态度。

  同行结婚,结果会更好吗?

  Daily 医生的另一半不是医疗工作者,可能相对来说更难体会对方面临的压力,如果是医生同行结婚,会不会更稳定?

  美国心理学家 Newcomb 于 1961 年做过一个经典的人际关系实验:将一堆大学生按照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的相似与否进行分类,但把他们混合安排在几个房间一起生活 4 个月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态度或价值观越是相似的人,越容易成为好朋友。这就是人际关系的「相似性」特点,用在医生择偶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早有研究显示,有将近 50% 的医生另一半也是医生,原因是有着相似的年龄、相似的受教育程度、相似的经济水平和价值观等。

  但医学博士 Lauren Ferrante 经过研究发现:医生同行结婚,面临的压力可能更高,其核心矛盾来自工作与育儿。这一观点也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 JAMA 上。

  有研究显示,大多数医生夫妇,都是在学生时代相识、相知,甚至相爱的。但考虑到医生职业培养周期长,参加工作后,两个人的生活节奏就可能开始出现偏差。比如:如果二人各自的理想职位不在一个地方,是有一个人要牺牲,还是相互不迁就?如果两个人工作都非常忙,是否会出现「被动分局」的结果?

  此外,医生的事业上升期,正好与女性生育高峰期完美相交。但生了孩子后,最大的问题是:谁来带?偏偏医生工作还是夜班+值班的模式,那就势必有一方要为家庭做出一点妥协。此时妥协的,一般是女性。

  有调查显示,有孩子的女医生,在工作上的付出和成就,要低于男性医生;而有孩子的女医生或科研人员,就算是参加学术活动,也常常受限于国内。这种不公平可能成为婚姻矛盾的导火索。

  为解决同行婚姻可能面对矛盾,Lauren 博士列出了一张解决方案清单,其核心要领在于:医院给力+自己努力。

  工作方面,最理想的结果就是夫妻二人在同一家医院工作,这有利于保持医院的员工稳定性,也有助于夫妻二人共同推进研究。

  因此医院可以实行一些福利政策,如帮助医生的配偶安排工作;为员工父母提供生活方面的支持;多放育儿假;给住房补贴等。一些医院也会在住院医生里面实行「相亲活动」,也算是员工福利吧……

  关于家庭育儿问题,一般只有两种方法:主动调班+花钱上托儿所。

  夫妻二人都需要主动去协调工作安排、会议和行程,做好调班的准备。如果经济水平允许,平时孩子可以送托儿所,或寄放在亲戚那儿。总之就是避免「丧偶式育儿」,夫妻二人都得承担责任。

  此外,二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很重要,除了谈情说爱,更重要的是谈人生谈理想,倾诉压力,共同奋进。

  最后,这些论文分析了那么多医生离婚率高的原因,千言万语还是汇成一句话:咱们在值班室再续前缘吧……

  所以,你今天的七夕打算怎么过?

相关专题:婚姻,医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 21:5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