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朋克摇滚在中国:被驯化的叛逆

京港台:2023-8-28 00:58| 来源:德国之声 | 我来说几句


朋克摇滚在中国:被驯化的叛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即便在中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朋克摇滚还是受到严格的文化审查,但这种为年轻人提供宣泄互动的音乐依然火爆。德广联记者来到了一场音乐会现场。

  穿过一楼的餐馆,再走下狭窄的楼梯,在上海一家商场的地下室里,正在上演一场音乐会。不大的空间只能融下百十来人。乐队名叫“马马虎虎”,两位女主唱在台上娴熟地与她们的电吉它共舞。

  作为朋克,Maya和Sero在中国可称得上另类,这里的朋克乐队很少,有女性成员的朋克乐队更是凤毛麟角。吉它手Maya说,她们内心深处“有一颗叛逆的心”, “不过我们会用积极的方式表达,我们做音乐也是在表现我们的态度。”

  真正出格的叛逆之举是不可能的。比如,她们在演唱会上不许喊“闭嘴!”。同中国的所有演唱会一样,她们的曲目单和歌词必须事先上报审查。歌词都不得临时更改,哪怕只改一句也可能招来麻烦。为了能登台演唱,不得不有所妥协。

  “有些东西是不能说的,比如不嘶喊、不用脏话,”Maya说,她们会用歌曲来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意见,不过现在更加含蓄、隐晦。

  “你没有别的选择”

  这家音乐酒吧的老板叫张海生。近20年前他开始在上海经营两家这样的音乐酒吧,取名叫“育音堂”。他说,希望给音乐人们提供一个舞台。墙上贴满了曾在这里演出的乐队的贴纸,吊灯和空调上积了些灰尘,不过这很符合这个不拘小节的场所的氛围。

  张海生回忆道,1990年代和2000年代之初还有不少朋克乐队,北京、上海、南京都有自己有名气的乐队。但现在不多了,如今有的更多是所谓的Pop Punk,不像传统的朋克,“不那么直接了”。

  对文化演艺业的审查也比从前严格多了。整体来看,在习近平主政以来的十多年里,很多方面的控制都更加严格了,民族主义盛行,审查收紧。

  “乐队也想继续生存,你没有别的选择。”张海生介绍说,如果想举办一场正式的演出,要经过好几层地方文化部门的审批,而如果歌词太过叛逆,审批首先就通不过。

  蝴蝶的呼喊

  有一些歌曲在中国已经完全不允许上演。比如让盲人歌手周云蓬当年一炮打响的那首歌“中国孩子”。直到2017年,周云蓬都在演唱这首鞭挞多起在中国社会引发民愤的事件的民谣。歌中提到克拉玛依大火、河南艾滋病村、山西煤矿事故。歌词里有一句是“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2017年这首歌被禁演,在网上也被删除。

  还有一些乐队在中国被禁止演出,比如来自香港的二人组合“我的小机场”( My Little Airport)。2019年香港反修例抗议运动中,这支乐队为民主抗争写过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陆歌迷说,他所在的粉丝群在社交平台上受到审查。“有些事在中国是不能说的,你不可能在网上些有关‘我的小机场’的内容。写了也没法通过审查,别人就看不到。”

  朋克组合“马马虎虎” 写了两首关于去年上海封城的歌。其中一首名叫“蝴蝶”。“蝴蝶是要表达我们不再惧怕,要冲破我们的茧房飞出来”,Maya说,虽然歌词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尽力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我希望所有人都听到了我们的呼喊。”

  当她站在舞台上,看到台下的人群,Maya确信她的歌迷理解演唱者想说什么,尽管她们的朋克是被驯化了的朋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2 06:0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