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在南极发现“海上粮仓”,能养活14亿人?

京港台:2023-8-31 17:21| 来源:正解局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在南极发现“海上粮仓”,能养活14亿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对于包括磷虾在内的南极渔业资源,应该以保护为主,有序捕捞。

  最近,中国国的南极科考队在南极洲的边缘海域,意外发现了一个蕴藏着丰富海洋生物资源的海域。

  资源之丰富,被称为“海上粮仓”。

  “海上粮仓”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有评论称,能养活14亿人,这种说法可信吗?

  

  据报道,这片海域中生存着至少10种以上的鱼类、2种鸟类,以及若干种海豹和鲸类。

  其中,南极磷虾的储量尤其丰富,估计高达10亿吨。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聊一聊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主要生长在南极海域,是一种无脊椎浮游生物。

  因其和虾很像,且体内的生物萤光器官每隔两三秒就会发出一种类似磷光的黄绿色光,故而得名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

  这种生物,有四个特点:

  其一,数量多。

  南极磷虾,平均体长4厘米,体重仅有约2克。

  别看个头小,但人家数量多。

  每立方米的海水中,最多容纳高达30000只磷虾。

  相关科学调查表明,南极磷虾蕴藏量约为10亿-20亿吨。

  这也让它成为全球生物量最大的单一物种,这个体量,养活14亿人也并非天方夜谭。

  其二,繁殖快。

  磷虾是南极洲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

  作为海中体型最巨大的动物,蓝鲸每天需要吃大约360万只磷虾。

  海豹们每年也能吃掉6300万到13000万吨磷虾。

  按这么个吃法,南极磷虾岂不是要被吃光了?

  还真不是。

  南极磷虾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只雌性的南极磷虾一次最高可产下1万枚卵。

  新生的远比被吃掉的多。

  其三,生命力强。

  南极的生存环境恶劣,却难不倒南极磷虾。

  磷虾卵产出后,会下沉到2000米的海底进行孵化。

  这里没有天敌,可以安全生长成年。

  即便是没有食物,磷虾也能够坚持200天不进食。

  磷虾会把旧壳脱掉,在新壳尚未硬化之前让身体迅速缩小,以减少维持身体漂浮所需要的能量。

  这项绝技,让磷虾能够撑过严酷且漫长的冬天,成为最具生命力的物种。

  

  南极磷虾大军

  其四,营养价值高。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南极磷虾、对虾、牛乳、牛肉评定过赖氨酸的综合营养价值:磷虾100、对虾71、牛乳91和牛肉96的评分结果,说明磷虾的蛋白质质量优于对虾、牛乳和牛肉。

  此外,南极磷虾矿物质含量高、含多种活性物质,如蛋白消化酶、类胞菌素氨基酸等。

  正因为生物量大、营养价值高,南极磷虾拥有“海上金矿”的美誉,被看作是人类缓解资源危机的“未来粮仓”。

  

  既然如此,人类为什么不大规模捕捞南极磷虾呢?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苏联就开始在南极捕捞。

  后来,日本(专题)、挪威等国逐渐参与进来。

  不过,每个国家的捕捞量都不大。

  挪威是捕捞量最大的国家,一年的捕捞量大约20万吨。

  全球整体捕捞量,也不过50万吨左右,简直是南极磷虾总量的九牛一毛。

  

  1973-2020年世界南极磷虾年捕捞产量

  人类的捕捞量如此之少,有几个原因:

  一是捕捞难度大。

  去南极捕猎,是有门槛的。

  中国于2007年加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才取得开发利用南极海洋资源的资格,开启了南极磷虾产业开发之路。

  南极海域,路途遥远,气候恶劣,对捕捞船和捕捞人员的要求更高。

  更为关键的是,南极磷虾这种无脊椎浮游生物,与普通的虾不同,具有低温自溶的特性,很容易分解。

  一旦捕获后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加工处理,其营养物质活性就会大打折扣。

  这又对捕捞、保藏、运输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深加工才能食用。

  捕捞回来的南极磷虾,是不能直接食用的。

  一方面,直接吃腥味很重;另一方面,甲壳内氟化物水平很高,直接吃还可能导致氟中毒,造成生命危险。

  人们需要把磷虾加工成磷虾油胶囊来食用。

  下游的深加工能力有限,传导至上游,最终影响捕捞量。

  综合来看,南极磷虾的全球捕捞量,还是比较小的。

  就中国而言,中国国首次捕捞是在2009年,目前一年的捕捞量为11.8万吨,仅次于挪威,位居世界第二位。

  

  2010-2020年中国南极磷虾年捕捞产量

  但从整体实力上看,中国与挪威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南极磷虾的产业链很长,中国正在从关键节点奋力追赶。

  第一是捕捞。

  要想提高捕捞量,捕捞船是关键。

  鉴于磷虾的特点,捕捞船除了能捕捞,还要有加工能力。

  中国最新投用的“深蓝号”,结合了先进的连续泵吸捕捞技术和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捕捞加工同时进行,捕捞产能可达10万-20万吨,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深蓝号”

  目前,山东、福建、辽宁等地都在建设专业型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

  中国捕捞船有望迎来新一轮大爆发。

  第二是加工。

  早在2011年,中国国启动了863计划项目“南极磷虾快速分离与深加工关键技术”,完成了船上整形虾肉加工示范线和虾油小试生产线的建设,在虾糜和功能肽制备、自溶酶分离纯化、冷冻保鲜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还研发了多种磷虾蛋白源制品和风味产品,并对磷虾油的功能进行了相关研究。

  

  辽渔集团的技术车间

  目前,以辽渔集团、海大博远为龙头的中国企业已初步建成了深加工产业链。

  还要看到,由于缺乏对磷虾长期深入的研究,中国在技术上面临着很多的瓶颈。

  特别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虾粉加工设备,加工工艺落后,虾粉质量低,影响了产品的销售,进而影响了渔业的经济效益。

  从市场规模上看,全球南极磷虾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中国产品所占份额还不到20亿。

  这说明中国国在南极磷虾的开发上跟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中国在南极发现“海上粮仓”,能养活14亿人吗?

  答案是不能。

  上文分析,南极磷虾供给人类的形式,大多是要制作成胶囊。

  靠吃胶囊,显然是吃不饱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饭碗,还是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既不能指望对外贸易,也不能奢望南极水产。

  在《“航母”养鱼:中国在深海,悄悄干了一件大事》一文中,正解局介绍,中国利用深海封闭式养殖工船在深海养鱼。(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1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690.29万吨,养殖产量5394.41万吨,占比80%。

  

  中国水产养殖行业产量统计

  近海、深海养殖,才是中国人可以仰仗的“海上粮仓”。

  那么,今天我们讨论南极磷虾,还有意义吗?

  当然有。

  在全球渔业资源衰退的大背景下,南极磷虾的巨大资源量本身就值得关注。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日本一意孤行排放核污水,对海洋的危害难以估量。

  这让南极这片净土更显珍贵。

  因此,对于包括磷虾在内的南极渔业资源,应该以保护为主,有序捕捞。

  如果过度捕捞,那么可能会导致资源匮乏,危及南极其他动物的生存,并给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南极,属于未来。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 01: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