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申请大学自传还要不要提到族裔?关键在这些内容

京港台:2023-9-5 01:35| 来源:世界新闻网 | 我来说几句


申请大学自传还要不要提到族裔?关键在这些内容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纽约(专题)时报杂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4日报导,多年来亚裔青少年申请大学时经常刻意「去亚裔化」(de-Asianizing),害怕遭到刻板印象影响而降低录取希望,因此不勾选族裔背景,自从最高法院今年6月底推翻平权招生措施后,本届高中应届毕业生是在判决出炉后首批申请大学的年轻人,必须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底下摸索族裔特质应该如何呈现,全美各地大学与学院也都在评估校园多元化目标如何维持。

  最高法院大法官6月29日裁定,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根据平权措施考量学生族裔背景的招生作法违宪。受到最高法院判决影响,大学招生不得以种族做为录取因素(factor),但可视为意义符号(signifier),例如学生如何在自传当中描述自我。

  报导分析,准备申请大学的12年级高中生如今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溷淆与错误讯息,最高法院的判决并没有让种族因素在申请大学过程中的扮演角色得以釐清,反而为学生製造新负担,如今学生必须决定申请大学时要不要以种族特点向大学自我推荐以及如何呈现自己的种族特质。

  报导指出,禁止平权招生措施后,大学与学院寻找遵循新方向时,纷纷以首席大法官罗伯兹(John Roberts)执笔的主要意见书(majority opinion)为根据。意见书中解释了大学应如何面对学生申请过程中难免提及的族裔背景。

  罗伯兹指出,裁决书不应被解读为禁止大学考虑申请人讨论种族如何影响人生,例如遭受歧视、受到启发等。他举例说,如果有学生克服种族歧视的难关,可以与勇气、毅力做出联结,若有学生受到血统、文化启发而承担领袖角色,进而完成特定目标,也可以向大学说明这些成就与自己的那些特质有关。

  他写道:「换句话说,学校要以有着自身经验的个体来看待学生,而不是用种族来归类。」

  截至8月,至少20家竞争激烈的学校已经推出符合最高法院裁决的自传写作新版说明。报导指出,大学透过自传写作提示,让学生能在符合罗伯兹意见书理念架构的前提下讨论人生经验。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学术教育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 20: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