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习近平缺席G20:另类的闭关自守和脱钩断链?

京港台:2023-9-6 23:30| 来源:美国之音 | 评论( 25 )  | 我来说几句


习近平缺席G20:另类的闭关自守和脱钩断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习近平最新动态 追踪报道!

  二十国集团(G20)第18次领导人峰会9月9日将在新德里拉开帷幕,这是一次引起全球高度重视的国际盛会。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缺席这次会议也同样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

  路透社引述多位G20国家驻北京外交官的话说,习近平缺席G20证实了一个令他们担忧的趋势,那就是北京正在向西方及其盟友封闭自己。

  十多位G20国家驻北京的外交官表示,他们现在越来越难接触到中国官员,也很难接触到有关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信息来源。

  由于讨论的是敏感话题,这些外交官要求匿名。他们认为,中方的这一趋势在2023年特别明显,尽管这一年北京已经全面解除了整整压制外交活动三年的“清零”防疫封控措施。曾担任过澳大利亚驻香港外交官的外交政策分析人士莱恩·尼拉姆(Ryan Neelam)向路透社表示,目前这一局面的出现表明,在习近平僵硬的治理下,中方官员对与外国官员交往显得特别拘谨。

  “这在体制内产生一种涓滴效应,低层的官员、官僚和外交官就更不愿脱离讲稿了,”在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担任民意与外交政策主任的尼拉姆说。

  “如果一切都要像演戏一般,没有机会进行非正式互动,如果你不大接触到整个体系内高层决策者,那么寻求共同点或妥协的机会就会收窄,”尼拉姆接着说。

  由于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与美国及西方技术竞争日趋激烈,而中国军方在台海、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表现日趋强势,中国与美国及整个西方国家的关系近年来迅速恶化。

  有分析说,中国一再指责华盛顿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重塑没有中国参与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但是北京自己似乎也在推行一条闭关自守的路线。

  北京当局并未解释习近平为何不去出席即将在新德里举行的G20峰会,而他主政以来的每一次G20峰会他都没有缺席过。北京的外交部只是宣布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代表习近平出席。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印关系因边界争议不睦或许是习近平缺席G20峰会的原因之一。不过,他今年的确大大减少了外访,只有一次出访莫斯科与普京举行峰会,另一次出访南非,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并且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双边峰会。

  但是在2022年,即使中国因为新冠疫情肆虐而全面封闭了边界之后,习近平也出访了五次,而在新冠疫情出现前的2019年,他曾十多次出国访问。

  不过,一些西方国家的领导人或高级官员前往北京访问时也曾与习近平举行会晤,这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和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

  但是西方国家驻北京的一些使节抱怨说,现在接触中国官员甚至国营智库学者的机会都大大低于新冠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有几位外交官表示,安排外国访华贵宾的行程以及记者采访的模式都变得越来越困难。

  外交官们表示,即使会晤安排妥当了,中方官员在会晤时也往往照本宣科。还有些外交官透露,他们还感受到民族主义倾向学者表现出的敌意。

  不过,路透社还表示,与中国关系密切的两个国家的使节表示,他们没有感受到这方面的任何问题。

  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认为,中国越来越把减少接触或拒绝出席活动视为与其存在分歧国家的“杠杆”。

  “交流被中国视为和用于影响其他国家‘表现’的一个杠杆,”孙韵说。她表示,她还听说西方驻华外交官与官方接触的机会遭限制,以及安全限制都比过去“有所增强”。

相关专题:习近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1 07: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