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华为新款手机引世界关注 中国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京港台:2023-9-21 05:46|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24 )  | 我来说几句


华为新款手机引世界关注 中国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华为最新动态!

  上月底,华为抢在苹果新品发布前夕发售最新款手机Mate 60 Pro,该型号手机搭载了中国自产的7纳米芯片。中国媒体大肆宣传新机昭示着华为实现了重大技术飞跃,也突破了美国的技术限制。事实是否如此呢?

  华为新手机采用先进7纳米芯片 专家:突破技术有限

  华为搭载先进芯片的新手机引来世界的关注。加拿大拆机评测机构Tech Insights本月初表示,此次华为新款手机搭载了专有的麒麟9000s微芯片,达到了7纳米级别,并由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制造。

  由于美国对华的技术封锁,华为自2019年以来只能使用库存芯片制造5G手机,而此前中芯国际最先进的芯片只能做到14纳米级别。相比之下,苹果日前推出的新机iPhone 15 Pro采用了3纳米的芯片。

  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谢家叶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华为并未完全披露麒麟芯片的研发和制造,这表明了技术上仍存在欠缺,只能说华为实现了有限的技术突破。

  他说:“主要部分可能是中国制造的,但储存部分采取了韩国的技术,合起来制造了这样的芯片。我估计现在大量生产的能力还不足,这也是它没有详细说明的原因。”

  自2019年以来,华为已经历美国的四次制裁。2020年9月,美国商务部正式对华为实施出口管制,切断了华为获取先进芯片的渠道。2022年11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实施新规,禁止华为等中国品牌在美销售设备。此外,中芯国际也自2020年底以来一直在美国国防部“军工企业”名单和商务部的实体清单上。

  谢家叶表示,华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大张旗鼓发售新机,也是向美国释放一个信号,希望美国解除对华先进芯片的管控和限制。但他认为,这种战略布局基本无效,只会招致美国推行更严格的管制。

  外界预期美国会加大制裁力度

  美国商务部日前表示,正对华为智能手机搭载的芯片及获取路径等展开调查。

  路透社报道指,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本周二还在美国众议院的听证会上表示,华为在她访华期间推出采用先进芯片的新款手机,让她感到不适。

  此外,她还告诉立法者:“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华为能够大规模制造7纳米芯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本周三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雷蒙多的言论时表示,发售时间由企业自主决定。她还说:“我们一贯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打压中国企业……遏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只会增强中国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决心和能力。”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分析说,即使中国能够制造7纳米芯片,但由于良品率不高,还不能说技术完全成熟。

  他说:“国外会去关注中国到底有没有办法做出什么东西,但具体结果来看,现在中国并不具有太大威胁。”

  华盛顿也在积极审查对华先进技术出口管制是否存在漏洞。日前,美国联邦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副主席卢比奥(Marco Rubio)及美国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麦考尔(Michael McCaul)等多位重量级议员表示,华为新机可能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并分别致信美国商务部长和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副局长,要求对华为和提供其先进芯片的中芯国际实施更严厉的制裁。

  “美国应该会继续延续现阶段芯片战的政策,因为有效。事实上是有办法延缓中国在芯片制造和芯片技术上的突破。”叶耀元说,中国还是会通过“土法炼钢”的方式发展技术,但从良品率和量产两方面来说,还远远不够形成威胁。

  “其实现在封锁蛮紧的,在今年年底之后中国可能没有办法取得芯片制造的技术,尤其是ASML也不会把芯片制造设备卖给中国。”

  与此同时,欧洲也在积极响应美国盟友对中国的技术管控。6月底,荷兰政府正式出台对华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政策。新规下,全球半导体光刻机龙头制造商阿斯麦(ASML)向中国出售光刻机需获得政府许可。

  路透社本周二报道还指,德国内政部要求当地电信运营商在2026年前从5G网络中移除所有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制造的关键零件,将中国产的零件比例降至最多25%,以缓解对中国的过度依赖。

  而中国国家安全部本周三发文,指责美国自2009年起持续对华为总部的服务器实时监控。

相关专题:华为,手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12-6 12: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