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北京精神科就诊人数增多 医生: 警惕"悲秋综合征"

京港台:2023-10-16 00:55| 来源:北京日报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北京精神科就诊人数增多 医生: 警惕"悲秋综合征"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立秋以来,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就诊人数明显增多,较前增加了20%左右。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陈红梅提醒: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发时段,公众要注意识别不良情绪,警惕“悲秋综合征”发生。

  “大夫,这段时间我睡眠特别差,白天没精神,心情也不好。”三十多岁的王女士顶着“缺觉”的黑眼圈,来到陈红梅的诊室寻求帮助。王女士从事财务工作,临近年底汇总任务重,近来她入睡困难、清晨早醒,睡眠质量很差,令她十分苦恼。除了睡眠问题以外,王女士的情绪日益消沉,尤其是一到天色阴沉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流泪,“感觉生活无趣、工作无意义,一切都没啥意思。”经诊断,王女士已出现了轻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过去,深秋是精神科最繁忙的时段,近两年峰期有所提前,立秋后接诊人数就开始‘抬头’了。”陈红梅说,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发季节,因而此时情绪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又有“悲秋综合征”的说法。究其诱因,包括:秋冬交替,万物凋零、气温变化大 ,人们容易产生伤感情绪;临近年底,许多人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等。

  陈红梅提醒,“情绪病”高发时段,公众要提高自身对抑郁等不良情绪的识别能力。“光照与褪黑素等激素分泌息息相关,入秋后光照减少,导致人体激素分泌、睡眠节律出现变化。”抑郁症或抑郁情绪早期最明显的特点是出现失眠或嗜睡等睡眠问题。睡眠问题侧面反映了情绪的波动,也可能导致精神消沉、思维迟钝、倦怠乏力等身体症状。此外,频繁出现烦躁情绪,“看什么都不顺眼、不顺心,喜欢挑毛病”,也可能是“情绪病”的前奏。

  萧瑟秋日,该怎么保持稳定的情绪呢?专家建议: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出去多走走。既接受光照、调节激素分泌,又能欣赏美景、转移情志。”适量增加运动量也能平静情绪、缓解压力。面对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时,可以为自己列下清单,将待办事项分轻重缓急排序处理。“状态实在不好时要允许自己停下来,以免把‘弦’绷断了。”要学会“借力”,向亲人、朋友倾诉、寻求帮助,必要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此外,已经确诊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秋冬季节尤其不要擅自调药、停药,要遵医嘱治疗。

 

相关专题:北京,医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8 16: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