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GDP负增长!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城,急了

京港台:2023-10-16 04:53| 来源:城市财经 | 评论( 12 )  | 我来说几句


GDP负增长!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城,急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01

  水逆的泉州

  今年水逆的城市特别多。

  比如上半年万亿GDP城市中增速倒数第一的东莞,东莞也是上半年广东21个城市增速倒数第一。

  比如上半年主要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中GDP增速倒数第一的厦门。

  还有就是一季度万亿经济大城中GDP唯一负增长的泉州。

  三座水逆的城市,有一个共同因素,工业下降,出口下降。工业与出口是三座城市的名片,尤其是对东莞、泉州来说。

  比如东莞,上半年第二产业(广义制造业)增加值为2889.57亿元,同比下降2.5%。上半年,进出口下降了11.3%,其中出口下降了9.4%。

  厦门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1413.93亿元,下降6.2%。进出口4800亿元人民币(专题),同比增长8.4%;其中进口2567.1亿元,增长18.2%,出口2232.9亿元,下降1.1%。

  再看泉州,泉州一季度GDP下降了1.8%,上半年GDP增速虽然回正,增速为3.1%,但仍大幅跑输了全国平均5.5%的增速。

  将泉州绊倒的同样是工业和出口。

  毕竟,工业和出口是泉州的两大特色,或者说两大最主要支撑。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泉州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二产业增加值3135.11亿元,仅增长1.5%。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0。

  再者,进出口下降了13.7%,出口下降了13.4%。

  

  来源:泉州统计局

  对于泉州这样的城市来说,工业乏力,出口跳水,对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

  02

  工业重镇泉州的产业隐忧

  而泉州工业乏力、出口跳水背后,实则反映出这座工业重镇的产业隐忧。

  泉州表面上看,是工业大城,其2022年工业增加值6182亿元,位居全国第十,也即泉州是全国工业十强城市之一。

  

  但泉州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轻纺,主打的是鞋服产业。晋江、石狮都是全国知名的鞋服产业基地。我们能够知道的大多数国产鞋服品牌基本都来自泉州,比如安踏、特步、361度、匹克、乔丹、鸿星尔克、贵人鸟、德尔惠等等。

  而今年全国出口下滑的菜单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则是重要的下跌单元之一。

  我们的出口已经5连降。海关总署最新的数据显示,9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降6.2%,进口同比降6.2%。

  数据还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出口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下跌10.3%,服装及衣着附件下跌8.8%,鞋靴下跌11.5%。

  外贸是拉动制造业快慢的最关键力量。也是导致泉州GDP一季度失速的主要原因。

  然而,泉州需要在这场角逐赛中,认清楚一点,那就是产业过于单调。虽然泉州仍是工业十强城市之一,但过度集中在服装、鞋靴行业中。

  这些产业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所以对成本也更敏感,需要便宜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在这种背景下,产业外溢到东南亚的情况就比较多,对泉州的影响也就比较大。

  在万亿GDP城市中的排名正在逐渐下滑。在万亿GDP城市中,泉州的竞争力其实已经不如佛山、东莞、南通等城市。

  同时,在福建省内坐了多年的第一宝座,也在2021年被福州取代。这一宝座,泉州已经连续坐了23年。

  从历史数据来看,1978年改开开放时,泉州的GDP低于福州,1994年泉州在改开之后首次超越福州,但维持时间很短,1997年被福州反超,1998年福州仍力压泉州,直到1999年,泉州再次反超福州,坐上福建省第一经济宝座,一直到2021年。

  2022年,福州再次反超泉州,时隔二十多年福州终于再次坐上了第一宝座。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泉州、福州统计局

  在之前分析泉州的文章中,本号分析过泉州经济乏力与被福州超越的因素。

  泉州在布局新兴产业的路上,已经慢了一拍。

  高新技术企业不足,如电子信息,互联网、软件业,新零售,高科技等行业太少,还是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鞋服,食品,化工,石材,卫浴等方面,创新能力弱。

  当然,这主要是福建省有意强化省会福州产业的结果。

  相比于泉州,福州的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都比泉州要强,这是福州注定会超越泉州的关键。

  泉州想要在城市化2.0时代,也即资源集中到中心城市发展的时代中,保住地位,没有其他路可选,唯有利用自身的民营经济优势,引导民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不要过度押注轻纺。

  过去依赖的鞋靴、服装等轻工业,技术含量并不高,是一个很容易被取代的行业。

  最关键的是,随着国内人工成本不断增加,成本递增,这些服装企业为了寻求更低的成本,会将企业逐渐转移至东南亚地区,届时泉州该怎么办?

  好在泉州,终于觉醒开始行动了。

  03

  泉州急了

  去年底,泉州喊出做优做强民营龙头企业,对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福建民营企业100强”企业分别可获500万元、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今年8月再次提出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是到2027年,泉州民营经济将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民营经济主力军地位更加凸显,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10月10日,泉州市印发了《“2023泉州民营企业100强”奖励办法的通知》,以砸钱的方式,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文件制定了资金奖励、教育支持、医疗保障、出行保障、住房保障、文旅休闲、户籍保障、金融支持、人才保障与优先入驻泉州中央活力区等10条“真金白银”的奖励办法。

  以资金奖励来看,泉州提出:

  对入选“2023泉州民营企业100强”企业,按排名前后顺序依序选取10家,由市级财政每家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当年度同时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以及“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企业,按照“就高不重复”的原则。

  泉州心里很明白,这一次产业能否成功转型与升级,关键看民营企业。因为泉州主打的就是民营经济。

  从省域范围来看,全国民营经济的主阵地,毫无疑问是浙江。

  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无论是民营500强数量,还是民营制造业500强数量,浙江均稳坐第一席位。

  而从城市角度来看,民营经济占GDP比重最大的城市,是福建泉州。或者可以这样说,以民营经济占GDP比例为口径,泉州是民营经济第一城。

  2022年,我国民营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60%。而在泉州,这一指标则高达83%,居万亿城市榜首。

  

  当地有一种 “88999”的说法,即在泉州,民营经济贡献了八成以上税收、八成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九成以上研发创新、九成以上城镇劳动就业、九成以上企业数量。

  所以,泉州想要振兴经济,首要就是振兴民营经济,泉州想要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得依靠民营企业。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上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共计31条措施。

  各大民营经济城市已经在开始抢占赛道,留给泉州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泉州必须心无杂念,孤注一掷,要坚信一个道理:

  在快速发展的世界中,没有任何一个产业是牢靠的,要紧跟时代步伐,紧随科技步伐,利用科技的力量赋能自身的产业升级,跟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才能立于潮头之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3:2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