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嘴倾听也许比大声疾呼更重要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我不是犹太人,也不是巴勒斯坦人,我的六份固定工作,都与外交政策无关,但在断网一段时间后,有一天,我打开Twitter(现为X),发现有陌生人要求我就中东的事情发表公开声明。似乎社交媒体上的大多数人都发表了声明,包括各种企业品牌、名人和各种生活方式影响者。美鹰傲飞(American Eagle)的首席营销官在领英上发帖称,该公司已将其在时报广场的广告牌换成了以色列国旗。贾斯汀·比伯在Instagram上发了一张实际上是加沙的照片,说“为以色列祈祷”,后来删除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某一方。当我浏览我的时间轴时,我看到许多普通公民被告知如果不大声疾呼,他们的手上也会沾满鲜血。
左右两派的人似乎都把我的沉默归结为对人类苦难的堕落冷漠,尽管他们对哪些人在受苦存在分歧。碰巧的是,我一直在与带状疱疹(零分,不推荐)和周期性的抑郁症作斗争。我和很多人一样,疲惫而不堪重负。但那些对我和其他没有发帖的人大喊大叫的声音似乎相信,不发表声明本身就是一种声明——而且是一种不道德的声明。
在社交媒体上有一种简单的表态方式,它会引来人们正义的赞许,但也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简单的“是”或“否”。过于简单化的立场也会导致语义的扭曲。对巴勒斯坦人的关心被描述为对哈马斯的支持,或对以色列及犹太人的仇恨。对哈马斯向以色列公民发动致命袭击的愤怒——或者对反犹主义的任何提及——都被描绘成诋毁所有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尊严。这种想法非常不严肃,会进一步助长敌意,将有微妙差别的立场扭曲为极端主义,并将推上寥寥数语的愤怒表达误当做面对暴行的勇敢行动。
当各机构发表声明,对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死亡表示哀悼时,一些选民和客户要求修改声明,明确谴责他们心目中的坏人。如果这些机构保持沉默,就会被认为具有新闻价值。“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六天后,”《女装日报》(Women’s Wear Daily)的一名记者上周四写道,“美容业和整个时装业的许多主要参与者基本上都保持沉默,以支持冲突双方的受害者。”我们真的需要或想要听到欧莱雅或路易威登酩悦轩尼诗的声音吗?
大声疾呼、简化宣言的冲动,反映了对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恐怖的真正恐惧。简单的二元对立意味着简单的解决方案。告诉自己你站在正义的一边,反对邪恶,比质疑界限是否正确要愉快得多。
面对不确定性是很难的,尤其是社交媒体让我们在创伤事件中期待完美的实时信息,并希望得到即时的答案和解决方案。在无法确定事实的时候,道德确定性是我们所依赖的锚。我们表达得越快,就显得越确定。我们当中最有正义感的人都会发帖,而且马上就发。
不过,在社交媒体上匆忙发帖并不是最让我烦恼的事情。最让我困扰的是那种认为不发帖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每个人都需要随时发言。它不鼓励你闭嘴倾听,让最重要的声音在喧嚣中被听到。这意味着,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任何不确定性,或者任何不适宜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道德分析,都是不合适的。它没有给人们留下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心灵圣殿中处理创伤性事件,或者在做出判断之前收集更多的信息。它迫使那些还没有意见或正在思考自己想法的人制造一个意见,并将其提交给互联网上完全陌生的陪审团,他们将立即对其是否适当做出裁决。
当然,我确实有自己的看法,但它们不适合在推上发表(在TikTok上则会非常尴尬)。我认为哈马斯是一个恐怖组织,以色列有权自卫。9月11日那天,我在曼哈顿,即便如此,我还是无法想象面对持续不断的袭击和全球反犹主义的抬头,犹太人现在会感到多么悲伤和恐惧。我还认为不应该容许以色列将哈马斯与加沙混为一谈,不应该容许它切断困在加沙的平民的电力、食品和医疗供应,也不应该容许它通过声称那些显然无法离开的巴勒斯坦人——其中大约一半是儿童——可以离开,从而证明其行为的正当性。就算摧毁加沙不是目标,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可能性,这同样应该是不可接受的。
这些意见有帮助吗,有用吗,有趣吗,如果是,那么是对谁而言?
我不是匿名戒酒会的成员,但《十二步骤和十二传统》(Twelve Steps and Twelve Traditions)一书中的一段话似乎适用于这里。“没有什么比克制自己的言语和笔墨更有效了,”匿名戒酒会的联合创始人比尔·威尔逊写道。“我们必须避免草率的批评和愤怒的、以权力为导向的争论。”他称之为“由骄傲和报复心诱使的情感陷阱”。我承认,我在社交媒体上发过带有傲慢和报复情绪的帖子,作为一名作家,我可能不太习惯克制自己的笔触和避免争论。但深思熟虑的批评是我的目标,我曾为太快发表半成型的想法而后悔,但我从未因为等到自己不那么生气的时候再发表或者根本没有发表想法而后悔。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人们被引导着,去相信他们应该发布或脱口而出简单的观点,他们会这样做,是因为担心别人会认为他们不够了解情况,他们不够关心,或者他们的道德指南针已经被消磁了。但是,社交媒体上发表的反动帖子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真实想法或对情况有多么了解,只会贬低讨论的价值,阻碍进步。这是一种伪装成明确道德观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