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这是爱国?“打鬼子直播”单场收入过千元

京港台:2023-10-25 21:43| 来源:极目新闻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这是爱国?“打鬼子直播”单场收入过千元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记者发现,不少视频创作者通过“打鬼子直播”的内容形式博取流量并试图变现,此类创作者通过诱导网友打赏、收徒牟利,有创作者称单场直播收入超千元。10月23日,平台工作人员回应称,将对上述涉嫌违规的账号进行核实处理。(据10月25日新黄河客户端)

  

  “打鬼子直播”截图 (网络截图)

  所谓的“直播打鬼子”,其实就是将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剪辑一下,配上《鬼子进村曲》的音乐,主播会诱导网友刷出相应的“礼物”——“机枪扫射”“投扔手雷”“飞机轰炸”等,视频上就会出现相应的特效,屏幕上的“鬼子”也会成排倒下,跟一些战斗类的电子游戏差不多,靠着渲染气氛,煽动情绪。当然,这些礼物都是要钱买的。

  而且,这些主播赚钱的套路还不止如此,他们还堂而皇之地“开班授课”,收费招收学徒,把这套“打鬼子”的软件、素材、操作方法打包出售,让更多人一起来发“鬼子财”,俨然是要把这种荒唐无聊的敛财之道做成“产业链”,真的是钻到钱眼里去了!

  

  一些主播开班教授“打鬼子直播” (网络截图)

  当然,总会有网友说:为什么不能“打鬼子?”“鬼子”不就应该打吗?大家花钱“打鬼子”,不正是爱国热情的表现吗?表达爱国情感何错之有?爱国当然没有错,而且是非常崇高和纯洁的情感,但最可怕的是,娱乐化地消费历史侮辱了民众的智商,非理性的爱国情绪被当成韭菜收割,网友们满腔热情地抒发爱国情绪,主播们满腹算盘赚得盆满钵满,而扭曲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对于抗战历史正确的叙述和认知,伤害的是对那段历史仍怀有伤痛记忆的人们,更是严重破坏了国人的正确历史观和民族认同感。

  其实,有些历史不能娱乐化,不能拿来赚钱,这个道理这些主播们未必不懂。此前,违背常识、荒唐无稽的“抗日神剧”充斥荧屏,就曾经引发了大讨论,众多网友都对这种戏说民族苦难史的乱象强烈不满,认为这种打着“爱国旗号”胡编乱造“辣眼睛”的剧集,根本就是在侮辱民众的爱国心,也不利于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反而将严肃历史低俗化。

  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整治之下,如今“抗日神剧”已经销声匿迹,但是这种以“爱国”为噱头割韭菜的功利心态并没有清除,而是以“直播打鬼子”的方式,在新的传播媒介上死灰复燃,对于这样有毒的营销套路,网友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和警惕,不要一时上头,给这些做“爱国”生意的人送钱,更不要被带歪了节奏,让美好的家国情怀变质。

  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认真严肃地了解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以厚植爱国情怀;走遍山河辽阔,感受祖国强大,能够树立爱国信念;参加有益于社会和民众的公益活动,也是表达爱国热情;人在异国,有礼有节地维护国家荣誉和尊严,也是凸显爱国之心。而拿爱国当噱头,把战争当娱乐,绝对不是爱国,只是爱钱而已。平台要坚决处理,严肃追责,网友也要共同抵制,遏制这种低俗愚蠢的歪风邪气,守护对祖国对民族纯粹的热爱。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1 17: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