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万圣节:照镜子见到了"鬼" 背后感到一丝寒意

京港台:2023-11-1 03:59| 来源:环球科学 | 我来说几句


万圣节:照镜子见到了"鬼" 背后感到一丝寒意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21年,数据分析公司YouGov随机调查了一千名美国人对鬼魂、魔鬼等恐怖存在的看法。结果,超过40%的人认为,这些事物不仅存在于恐怖片和鬼故事中,还真实存在,甚至20%的人表示自己曾见过鬼。

  

  YouGov的调查结果(图片来源:YouGov)

  虽然不一定见过鬼,但你很可能经历过明明房间里只有自己,却仍然感觉身边有“东西”存在的场景。科学家把这种体验称为“存在感受”(feeling of a presence,FoP)。你或许认为这只是偶尔的巧合,不值一提,但在2014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却设计了一种装置,在实验环境中成功“复刻”了这种体验。

  这是一个主从控制的机器人系统。所谓“主从控制”,就是由人类操纵“主手”,机械“从手”根据主手的方式运作。这样,操作人员即便在远离操作环境的情况下,也能精准遥控复杂的操作。

  在这项研究中,健康的被试被蒙住眼睛,将右手食指插入主设备的机械手指,使它前后左右运动。他们身后的从属机械手指则会以同样方式运动,并触碰到他们的背部。和大多数主从控制系统一样,“从手”能以完全同步的方式跟随“主手”运动。不过,这个实验装置还能以不同步的方式运作,“从手”可以延迟0.5秒再做出相应操作。

  研究人员发现,当机械手指以同步方式运作时,被试会产生一种错觉:明明操纵的是面前的机械臂,却感觉自己正在触摸自己的背部。也就是说,他们感觉身体好像漂移到了自己手的正前方。而如果以不同步的模式运作,被试者则会产生另一种更为神奇的体验:好像有人站在身后,触摸自己的背部。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因操作不同步产生的“存在感受”不仅会影响当下与运动、触摸相关的躯体感知,还会波及被试的其他感觉系统。例如,当控制系统以不同步的模式运作时,如果同时给被试播放自己或他人念的单词录音,明明是很小的声音,被试听起来却会觉得格外响。

  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因为这太像精神分裂的症状了:既感觉背后有人,还会把很小的声音在脑海中放大。仅仅通过一个机械系统,就能重复诱发特定的幻觉,真是十分神奇。可是,精神分裂患者常常还会听见本不存在的声音,既然如此,能不能也通过这种装置,让被试产生幻听呢?

  于是,研究人员做了进一步研究。这一次,在被试蒙眼使用控制系统的同时,研究人员还会给他们播放一组粉红噪声(一种低频居多的噪声,常用于模拟自然界的环境噪声)。这些噪声每次持续3.5秒,其中一些掺杂着事先录制的被试所念的单词,另一些则掺杂他人的单词录音,但也可能只是单纯的粉红噪声。被试者需要在试验过程中按下按钮,报告自己是否听见有人说话,以及听到的是自己还是他人的声音。

  研究人员发现,当控制系统以不同步的模式运作时,被试者会更容易听到本不存在的说话声。因此,这种装置真的让他们产生了幻听!更有趣的是,幻听现象会随着粉红噪声的一次次播放,越来越频繁地发生。

  

  利用主从控制系统让健康人产生幻听(图片来源:原论文)

  科学家对言语性幻听(AVH)的产生机制一直争论不休。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因为幻听者无法区分自我和与自我相关的事件。正常人在做出一个动作前,会在大脑中建立一种感觉预测,并在动作发生后将实际感觉与这种预测作对比。如果实际情况与预测一致,大脑就会将其归因于自我,反之则将其归因于外界,这种能力被称作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

  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我监控能力可能受损,因此会将自己说的话误认为来源于外界。在这项研究中,机械手指的不同步运作可能影响了健康人的自我监控,因此他们也变得更容易产生幻听。

  另一种理论则认为,精神分裂患者会主观地认为有“鬼”,是他们先验性地对周围环境有某种强烈的信念,才会出现幻听。因此,这项研究中的科学家还用Peters妄想量表(PDI)评估了每位被试者的妄想倾向,这是一种测试被试是否有21种常见的妄想,同时衡量每种妄想相关的痛苦、专注和信念程度的自我报告量表。研究人员发现,妄想信念程度越高的参与者,的确更容易出现幻听。

  

  Peters妄想量表(PDI)示例(图片来源:原论文)

  这说明,除了自我监控受到干扰,健康人的幻听还与大脑中的先验想法有关。当控制系统以不同步的模式运作,被试者本就感觉身边有人,再加上实验初期一遍遍地听到噪声中他人的声音,便在脑中期待起别人的声音;相反,控制系统以同步模式运作时,被试者感觉自己正在触摸自己的后背,如果在实验初期还反复听到噪声中自己的声音,便更有可能在实验后期幻听到自己的声音了。

  通过精巧的设计干扰大脑活动,科学家就能在健康人群中复刻“病态”的幻觉。可想而知,只要满足一定条件,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触发类似机制,从而以为自己经历了“灵异事件”。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睡眠麻痹,俗称“鬼压床”。一些经历睡眠麻痹的人感觉身边有人,也是因为处于快速眼动期(REM)的大脑无法正确感知身体和周遭环境。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我们的大脑还总有一种脑补的倾向。当外界信息太多,大脑会挑选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然后脑补其余的部分;当我们接受的不过是一堆无意义的信息,大脑又倾向于从中寻找意义,这便是空想性错视(pareidolia)。因此,我们可能在插座上看到人脸,在听歌时“空耳”出奇怪的歌词。

  

  经典空耳之“我在东北玩泥巴”(图片来源:@绫濑_ via 哔哩哔哩)

  类似地,照镜子时,如果昏暗的光线使我们看不清脸,大脑也可能从记忆中提取各种碎片,以脑补出一张完整的面孔。这时就可能出现极其诡异的一幕:镜子中的脸渐渐扭曲,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甚至完全变成另一个人或是可怕的怪物。

  这种被称作“镜中怪脸”幻觉(Strange-face-in-the-mirror illusion)或“血腥玛丽”幻觉("Bloody Mary" illusion)的现象非常容易复刻,只需一个安静的房间、一面大镜子、一把椅子和一盏台灯就够了。

  首先,你需要把椅子放在距离镜面约0.4米的地方,然后将台灯放在椅子后的地板上。请点亮台灯,而后关闭房间内所有其他的灯,坐在椅子上,细细端详镜中的自己。通常,只要不到1分钟,你就能看到镜中的陌生面孔,而且凝视的时间越长,镜中的形象就会变得越夸张。如果感兴趣,你不妨在今晚的万圣节之夜试一试。(胆小者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请勿轻易尝试,但可以让胆大的朋友试试。)

  

  复刻“镜中怪脸”幻觉(图片来源:@New Scientist via YouTube)

  正如前文所述,对妄想信念程度更高的人更容易产生幻觉,而性别、教育水平、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否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一个人是否会经历“灵异事件”。不过,“见鬼”未必一定是坏事,因为有研究表明,专注的人更可能拥有超自然信仰。因此,“见过鬼”的你也许是一个拥有超凡专注力的天才哟!

  嘘,你身后有人,别回头。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0 21:4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