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被“逼疯”的中国年轻人 正排队给养老院送钱

京港台:2023-11-2 02:37| 来源:金错刀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被“逼疯”的中国年轻人 正排队给养老院送钱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23年,难道首富也要住进养老院了?

  在重庆,除了火锅和啤酒,还有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力帆。

  从力帆开发的楼盘,力帆牌的摩托车,到力帆购物广场,作为力帆的创始人,尹明善资产曾超110亿,一度成为了重庆首富。

  最近,85岁的尹明善住进了养老院。

  

  有人猜测,难道是力帆破产让首富晚年凄凉?

  但尹明善的秘书很快回应:“老爷子的思想一直比较开明,这是老爷子自己的决定。”

  首富在养老院不但不凄凉孤独,每天还写诗练琴,日子过的相当不错。

  

  除了首富主动搬进养老院,现在的年轻人也拥有的新梦想:拎包入住养老院。

  虽然人没到年龄不能提前退休,但不代表不能提前入住养老院。

  3500一个月,免费提供一日三餐,独立卫浴,还能住上海景房。

  

  打游戏、练书法、弹钢琴...这根本不是养老,这是在度假。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养老院做不到的。

  弯道超车,提前体验养老生活,就能少走 50 年弯路。

  

  如果说迪士尼把成年人永远当小孩,那在养老院年轻人就真活成了“饭来张口”小孩。

  排队进养老院的年轻人,到底被什么迷住了?

  1三亚养老院:

  年轻人“实用版”中国迪士尼

  过去的观念是“养儿防老”,但由于生孩子成本实在太高,年轻人和老年人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抱团养老。

  在四川,就有5个50多岁闺蜜凑了200万抱团养老,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54岁,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单身。

  平常在一起旅游、打麻将、做美食,把请保姆的钱都省了。

  

  如果你没有200万也不用担心,养老院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起初这届年轻人,是因为性价比,冲进三亚养老公寓躺平。

  在北上广,能住进一个独属于自己的一居室,算是北漂们打工多年的目标。

  人均1500块到3000块一月的价格,在京沪顶多租个次卧。

  到了香港(专题),标价2900的“温馨套房”进门就是一张沙发床,旁边就是马桶,面积只有4平米。

  

  而这些越来越多的中高端养老公寓里,3500的均价就能包三餐水电,还是荤素搭配、水果齐全的自助餐。

  先说最基本的吃和住。

  在打工人和小学生都难逃脱外卖和预制菜的支配时,养老院里餐餐新鲜制作,一日三餐,营养均衡,一周不重复。

  写字楼周围一份轻食要四五十,但养老院里为老年人荤素搭配的健康餐不仅便宜,花样还多。

  

  有的养老院,每天一睁眼,早饭就给送到房间来了。

  在所有的养老院中,三亚的养老院年轻人最向往。

  因为他们发现,在旺季时动辄三四千一晚的星级酒店根本住不起,倒不如换个思路入住一个月养老院:

  不仅家具家电十分全面,甚至连小冰箱、小保险柜之类的都有。

  

  一个月3000块的养老公寓,推开门走上一公里就是大海。

  有人算了一笔账,一个月3000块,20岁住到60岁只要144万。

  

  在入住氛围上,养老院也跟想象中大不相同。

  有人去体验了一次之后,只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房租白交了,且活的根本没老头老太太明白。

  “我以为他们打发时间也就是唠嗑、打牌和广场舞,实际上他们是唱K、电竞和影院。”

  乒乓球室、台球馆、投篮机、健身房、图书馆……生怕你会觉得寂寞无聊。

  

  如果你是I人,喜欢修身养性,可以去禅修、画画、学习茶艺课。

  

  如果你是E人,喜欢热闹,台球麻将KTV一应俱全。

  

  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优惠的入住政策,是很多养老院吸引年轻人的关键。

  甚至有些养老院设置的规则是,如果入住的年轻人每天愿意陪老人玩10小时,就可以免费入住。

  比如在杭州滨江区绿康阳光家园,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养老院,这里住着600多位老人。

  

  早在2019年,养老院里就搬进了一批90后。

  养老院甚至还给了他们特别的待遇,月租只要300元就能住上30平米的“酒店标间”。

  但有一个条件:每个月都要参加养老院里的助老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

  可以是教老人书法、陪老人散散步、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在这没有工作的压力,只有被老人当成孙子般的关心和爱护。

  不管是从价格、还是入住氛围,养老院绝对是比租房和买房划算。

  2过去的“黑心”公寓,

  如今的“精神”天堂

  住养老院,直到现在依旧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词汇。

  花费高,行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受“养儿防老”思想影响,有统计说明中国只有3%的老年人选择住进养老院。

  这次重庆首富住进养老院,也被人质疑顶级富豪何至如此?

  

  但尹明善却解释说,在请保姆照顾还是去养老机构之间,自己也曾经反复斟酌,结果在经过考察、试住后,才下定了决心。

  如今的养老院也不再是孤老院,而是一个百亿市场,供不应求的大风口。

  天天面对夕阳红的养老院,一下翻身变成朝阳产业。

  养老院们到底使出了什么“小手段”,才能同时拿捏首富和年轻人?

  第一个关键,是适老化改造。

  住在养老院里,最让人舒服的一点就是一切都是适老化的。

  房间里有很多小细节,比如床头上有紧急拉绳。

  老人感觉不舒服一拉绳子,3分钟内会有护理人员抬着担架,带着氧气瓶就冲进来了,比保姆还及时。

  

  有些养老院的每个床头还细心标注了老人年龄,注意事项,身体有哪些疾病,就算是不同的人照顾,也能一目了然。

  房间里有24小时红外线检测仪,万一老人心脏骤停,或者检测到健康异常,可以及时救治。

  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卫生间,养老院也做出了适老化改造。

  比如老人年龄大了,下蹲和起立都会不方便,就安装了拉杆借力。大部分养老院的卫生间都很大,为的是方便轮椅进出,护工可以帮助洗澡。

  

  养老院桌椅板凳的边边角角,都是圆滑处理过得,目的是为了防止磕伤。

  养老院并不是跟豪华酒店一样堆料装修就够了,老年人需要什么,养老院就该把钱花在哪儿。

  更俘获人心的,是尊重个性化。

  

  过去的养老院,只考虑到“养”。

  至于怎么养的好,怎么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依然快乐经常被忽略,这就导致很多人认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的目的,就是子女为了摆脱了累赘。

  但如今的养老院,不仅不会孤独,反而相当尊重老人的爱好。

  每天跟着课程表上课,从早到晚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的。

  

  拿行业龙头泰康来说,其燕园养老社区总投资54亿元,可入住500户老人。

  这样大手笔投资的中高端养老社区,除了配备护理服务,还为自理型老人提供兴趣小组、美容美发等个性增值服务。

  左手一拐是花样繁多的文体活动室,右脚一迈是配置齐全的医院,更别提酒店式的一站式入住体验了。

  

  在这种尊重和个性化的基础上,老年人又重新找到了价值:

  一位老人,曾是老年大学的书法老师,在养老院当起了书法课的老师。

  一帮老年人,在养老院电竞房里激情开黑...

  

  时不时还开放一些《电竞理论》学习课程。

  

  不愁吃喝,有人照顾,与同龄人住在一起,能娱乐,能学习,春天还能出门踏青。

  有人总觉得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人眼,结果发现养老院才是应有尽有。

  3

  扎堆养老院,

  真就代表躺平摆烂?

  清华大学发布的一份数据表明,现在超7成的90后已经开始考虑养老问题了。

  在年轻人排队体验养老院这件事上,有人批判摆烂、躺平和不上进。

  中年人还想着奋斗,怎么年轻人就开始考虑退休了?

  

  先别着急批判或者苛责。

  因为,“老年人”和“年轻打工人”这两类人看似生活轨迹是平行的,但需求却是有很大交集。

  比如,老年人因为年纪大不能做饭,打工人因为没时间不能做饭。

  老年人因为孤单需要社交和娱乐,打工人因为压力大本身也没时间社交和娱乐。

  在快节奏和生活压力下,吃老年食堂、报名夕阳红旅行团、旅游入住老年公寓都成为了年轻人治愈自己的方法。

  

  起初,年轻人是为了追求性价比,才选择另辟蹊径,抢占“夕阳红”旅游团。

  结果“误入”老年旅游团的年轻人,才发现“夕阳红”旅游团简直颠覆了自己对老年人旅游的传统认知。

  “旅游搭子”大爷大妈们生活经验丰富,还很照顾晚辈,把年轻人捧成“团宠”,简直快活极了。

  

  有个39岁的互联网大厂程序员,生病以前,自己经常上夜班,作息毫无规律。

  但住进养老院后,每天早上6点起床,跟随着养老院里的老人们,规律地进行一日三餐,到了晚上9点便准时关灯睡觉,退房时候胖了一圈。

  还有个26岁的博主,因为患有罕见的硬皮病,因为一点不能受寒,她把自己的未来居住地圈定在了气候温暖的三亚。

  但因为身体原因很长时间都没工作了,没钱选择长住在酒店。

  最后终于找到了月租4200的养老公寓,带树林和花海的独立小洋房,环境清幽。

  

  每天7点半,有人准时叫她起床,中午跟大家一起吃饭,最重要的是,得到了久违的关心。

  有年轻人的解压方式是在李佳琦直播间疯狂消费、在奶茶店门口排队、吃轻食当一把精致都市白领。

  就有另一群年轻人已经开始走上了“反向消费”之路,跟老年人打成一片。

  无需批判摆烂、躺平、不上进。

  谁说养老院,就不能成为打工人的精神“迪士尼”呢?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5 18: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