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鳌太线近年超50人失踪死亡,被禁穿越的“死亡线”

京港台:2023-11-4 18:49| 来源:上游新闻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鳌太线近年超50人失踪死亡,被禁穿越的“死亡线”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网友发视频称,在鳌太线2800米营地附近发现一名驴友遗体,并已经报警。警方初步调查,该驴友系绕开禁止路线上山失温致死,已联系其家属。有消息称,该驴友曾是一名流浪汉。

  多人穿越鳌太线身亡,至于驴友遇险,紧急求助的事情则更多。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光是媒体报道的失踪和死亡的驴友,就有超50人之多:

  2022年2月,95后诗人星芽在徒步穿越秦岭“鳌太线”时不幸遇难。星芽1995年生于安徽屯溪,2013年起习诗,曾获第25届柔刚诗歌奖,第五届光华诗歌奖。除了诗歌,星芽还尤其喜欢登山。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安文龙当时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星芽被发现遇难的地方,是在“鳌太盆景园”,离起点才13公里的距离,可谓刚刚出发。

  2021年10月,在鳌太线南天门下缓坡100米的地方发现一具遗体,经确认为53岁河南郑州失联驴友吴某,疑因失温遇难。救援队在搜救过程中,还劝返了一名来自广西的驴友,将其安全带下山。

  2021年5月,2名内蒙古驴友从周至老县城登上太白山,计划穿越鳌太线。两人在太白山二爷海遭遇极端天气,一人由于失温不幸身亡。当地警方表示,五一期间,每天都能接到失联求助报警,总求助人数在20人左右。

  2020年9月,一名四川籍的19岁男子独自进行鳌太穿越过程中死亡。

  在更早前的2017年,甚至有30多名驴友在鳌太线失联的新闻传出,此后在搜救人员的努力下,遭遇暴雪失联的30多位驴友全部找到,其中2名来自浙江的驴友双手冻伤,3名来自云南驴友遇难。

  从多家媒体引用的《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可知,在2012年至2017年夏季不足5年的时间里已累计失踪、死亡驴友多达46人。有专业人士说,穿越这条线的难度不亚于攀登知名雪山。

  

  被禁止穿越的死亡线

  在户外圈,鳌太线又被称为“死亡线”,却令不少人趋之若鹜。鳌太线,即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鳌山以爬升难坡度陡,沿途没有补给点著称,太白山则以路线绵延、景色绝妙著称。从鳌山穿越到太白山直线距离40余公里,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的鳌太线,成为中国五大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路线大部分行走在无人区,路途共要翻越17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

  其实早在2018年4月16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联合发布了《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通过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网站和微信平台向社会公布,同时在主要登山口及高山区主要线路节点和驴友聚集社区宣传张贴。同年10月18日,眉县和太白县两地政府也联合发布了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

  海拔高、攀登难度大,气候环境恶劣,昼夜温差较大,无人区较长,7天的负重,穿越鳌太线的风险来自方方面面。而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一天之内可以看遍四季,前面晴空万里,顷刻间大雾弥漫。失温、迷路、坠崖、断粮、体力透支……都可能导致死亡。

  即便是专业人士,在前往山上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被迫中断的情况:2021年10月,当地接到求助,有驴友穿越鳌太线失联,而恶劣的天气给搜救造成了难度。“天气不好,搜救难度大。”相关救援队按照调度派队员前往搜救后,因山上天气突变有大风大雪,曾被迫撤回。后来,又因天气原因不得不暂缓救援。

  专业救援队尚且如此,普通驴友就跟不必说了。

  劝返拦不住所有人

  在被禁止穿越前的某一年五一,当地村民自己开的驴友之家,甚至有过一夜留宿70人的报道。一名驴友则称,此前为了完成穿越,自己提前了两三年进行准备。

  不过,在穿越鳌太线被禁止后,仍有少量驴友无视,选择前往穿越。

  近年,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附近的派出所联合加强劝返行动,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平时会安排人员全天值守,“节假日都不休息,有时候晚上也会围追堵截。”派出所值班民警也介绍:“五一、端午等法定节假日,是驴友尝试想要穿越鳌太线的高峰,我们都要全勤在岗,去巡逻、劝返。”

  即便是这样的强度,也难以拦住所有试图穿越的人。徒步者发现有人在看守,“就会找个岔路,或者从附近树林里上山,根本挡不住。”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0: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