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超越北京 这城市成中国第一

京港台:2023-11-16 06:52|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我来说几句


超越北京 这城市成中国第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智联招聘和泽平宏观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95后人才倾向前往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其中,深圳超越北京位居榜首,无锡、青岛今年首次跻身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单前十。

  95后最爱去哪座城?

  深圳第一,北上广居其后

  从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来看,深圳、北京、上海位居前三,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无锡、青岛位居前十。

  其中,深圳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叠加创新的产业结构,提供较多工作岗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深圳就业。

  95后年轻人才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生活富足,更倾向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选择就业城市不仅关注薪资,还关注创新环境和文娱产业发展情况。深圳和广州、北京和上海互为95后人才来源城市第一位。

  

  在高学历人才方面,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前十是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成都、广州、天津、武汉、苏州合计占比45.6%,较去年下降4.9个百分点。北上深作为一线城市集聚高学历人才,合计占比20.6%,但较去年下降4个百分点,集聚效应有所下降。

  在收入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的上海、北京、苏州、杭州、广州、宁波、南京、绍兴、深圳、无锡,除一线城市外均位于长三角地区,江浙一带城市居民富足程度高,尤其是苏州、杭州超过一线城市广州、深圳,位列收入三、四名。

  在创新方面,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前十的城市是深圳、苏州、珠海、无锡、常州、广州、杭州、佛山、南京、中山,其中5城位于广东省、4城位于江苏省,粤苏两地创新活力较强。

  在文娱方面,每百万人电影院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是拉萨、林芝、三亚、珠海、哈密、舟山、无锡、镇江、白山、南通,其中一半位于东部地区。95后年轻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更加看重,丰富的文娱活动更能吸引年轻人。

  

  36岁以下青年企业家分布

  北京第一,深圳第二,上海第三

  近日胡润发布《2023胡润U35中国创业先锋》,简单说就是,该榜单统计了36岁以下的优秀创业者名单,这些创业者担任的角色为企业的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企业高管等,他们创办的企业目前价值不低于5000万美金,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如果是企业的接班人,其管理的销售额或投资资产在1亿美金以上。

  根据胡润的指标,有251位年轻创业者上榜,城市分布如下:

  从青年企业家的数量来看,北京、深圳、上海居第一档;杭州、广州、苏州居第二档;武汉、南京、成都、宁波、南通居第三档。

  胡润列出白手起家U35企业价值TOP10公司,排第一的是价值620亿总部美国的全球薪资支付平台Deel,排第二的是北京的商汤科技,排第三的是上海的哔哩哔哩,排第四的是深圳的空中云汇,排第五的是广州的文远知行。

  城市企业密度排名

  深圳上海广州遥遥领先

  下面是主要城市2022年的企业数量、企业密度情况:

  如上图所示,企业数量最多的十大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成都、重庆、杭州、苏州、西安、郑州。四个一线城市的企业数量均超过190万家,大幅领先于其他城市,紧随其后的是成都和重庆,也超过100万家。

  而从企业密度来看,北上广深4个城市的企业密度也大幅领先于其他城市。尤其是深圳、上海、广州,3个城市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均超过100家,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显示出浓厚的创业氛围。

相关专题:北京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5 05:5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