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大到不能救?中国2万亿割韭菜惨案

京港台:2023-12-20 12:17| 来源:自由财经 | 评论( 28 )  | 我来说几句


大到不能救?中国2万亿割韭菜惨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植集团建立于1995年,是中国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集团总部位于北京,企业坚持产融结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后来才形成“实业及金融”的双主业模式,逐步发展成为涵盖实体产业、资产管理、金融服务、财富管理等领域的综合企业集团。

  不过,中植集团旗下4大财富管理公司,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代销的定融产品,在今年6月下旬相继出现逾期,甚至在7月之后全面停兑,其中相关联的信托公司中融信托8月起也开始爆发违约,据了解,该集团在创办人解直锟过世后,情况就一路走下坡,并陷入流动危机,而关键导火线是该集团在房地产的投资失利。

  传出财务危机5个月后,该集团正式发布致歉信表示,“初步尽调显示,集团已严重资不抵债,存在重大持续经营风险,短期内可用于兑付债务的资源远低于整体债务规模”,称集团资产因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存续时间长且清收难度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流动性枯竭,资产减值情况十分严重。

  中股下跌 中植“短债长投”风险显现

  中国最大的资金管理公司中植集团于2015年最为活跃,当时投资高达57家上市公司,后来因为中国股市与房市随著当地经济整体衰退走弱,再加上当地政府持续强化金融整顿及监管,以致中植系的“短债长投”等资本操作模式的风险也开始一一暴露。

  中植集团今年11月22日发布致投资者公开信中表示,在集团创办人解直锟2021年12月18日猝然离世,多位高管及核心人员先后离职,再加上集团及旗下企业高度依附于原实控人决策,导致内部管理面临失效状态,虽然后续有采取一系列自救措施,但成效不及预期,随后演变出不少集团产品发生实质性的违约问题。

  另外,该集团表示,经过仲介机构全面清算合资发现,集团总资产帐面金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专题),但因为集团资产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存续时间长,清收难度大,可回收金额极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剔除保证金后,相关负债本息规模约4200亿元人民币至460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早已严重资不抵债,大坑难填。

  中国房市衰 拖垮中植系

  中植系爆雷后,旗下财富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立案侦查,债务问题恐更加严峻,引起各界关注,11月23日中植集团公布致歉信后,25日北京公安朝阳分局通报,已依法对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进行调查,并逮捕多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外媒报道,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更有力的行动,以阻止该集团日益严重的财务问题,而根据北京公安局公告,因中植集团创办人解直锟已于2021年心脏病去世,因此将对其亲属“解某某”等犯罪嫌疑人逮捕。

  

  事实上,外界普遍认为,该集团会陷入如此窘境,一方面是创办人猝逝,集团顿时失去方向,另一方面则是中植系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衰败之际持续加仓,才将兑付风险烧进集团,据了解,中植系曾以33.12亿人民币接盘烂尾楼中弘大厦,又以16.45亿人民币拿下流拍4次的世贸工三项目,甚至以5.7亿人民币买下贾跃亭的乐视大厦,在“房住不妙”的环境下,地产业在银行的贷款受限,中植系旗下中融信托等公司成为地产融资的新管道。

  资料显示,中融信托房地产近年业务占比持续增长,自2017年至2020年,投向房地产比例分别为6.61%、10.99%、17.65%、18%,据了解,今年爆雷的恒大、华夏幸福、佳兆业、融创、阳光城、世茂均皆与中融信托有合作关系。

  中植内部人早一步“兑现本金”

  据报道,中植集团承认公司资不抵债后不到一周,就传出中植内部人早一步“兑现本金”,只剩老百姓被割韭菜,文中提到,有一位中植投资者向媒体提供一段录音,内容提到中植集团让与政府有关系的投资人“走后门”,优先让这些人先行兑换本金,而这段录音是在10月25日中植集团总部的招待会上出现的。

  另外录音档中,是一位老妇人,她透露她买了大唐、新湖的产品,其中6月底新湖产品到期,老妇人亲自去中植处理,没想到对方只有寒暄、安慰她,并没有即时处理,一拖再拖,而录音中的中植理财顾问先是询问妇人有没有认识政府官员,表示如果有,便能进行投资本金的兑付,不过当时妇人没有反应过来。

  另外,还有投资人透露,中植内部人员、家属,以及与其有关系的高官等人员,早就将本金取出,而现在出来报不平、维护自身权益的皆是底层老百姓,还有一名北京投资者王丽(化名)向媒体爆料,看到中植集团致歉信后只有“绝望”2个字,称中植集团“用了接近一年的时间,该转移的都转移了,该做的准备都做好了,剩下的一堆空壳子和一堆要不回的烂帐让债权人分,而普通债权人只能眼睁睁看著一切发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15 18: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