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12年前筹划惊天骗局 如今人们却赞他大义

京港台:2023-12-24 01:00| 来源:最华人 | 评论( 22 )  | 我来说几句


12年前筹划惊天骗局 如今人们却赞他大义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2年前的3月,广州的冬天还没有过去,刺骨的寒风不断吹着。

  广州大道上,一位母亲抱着几个月大的女儿,以三步一磕的方式一路跪行。

  这位母亲名叫谢三秀,而她怀里的是她患眼癌的女儿。

  任凭周围的人如何劝阻,她都坚定地走着。1000米的路,跪行了整整两个多小时。

  原来,谢三秀为救女儿,到处求钱无果,只得到网上求助。

  而一个名为“广州市富家公子”的账号回复她,说只要她在广州大道跪行1000米,他就转给她两万救命钱。

  “你要敢跪,我就敢捐。”

  即便要求荒唐,但那时的谢三秀已经走投无路,为了女儿,她答应了富家公子的条件。

  

  谢三秀报女跪行

  于是便出现了上面一幕。

  但没想到的是,谢三秀履行完承诺,富家公子却反悔了,扬言说自己只是开玩笑,从头到尾就没想给钱。

  

  

  消息一出,惊动全网。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此事,人们都被这个伟大的母亲感动,纷纷给谢三秀捐款,一天时间,谢三秀就筹集到了女儿的手术钱。

  

  对于这位玩弄别人的富家公子,网友们也没想放过他,在声讨他的同时,开始联合起来人肉这个富家公子的真实身份。

  这一调查可不得了。

  大家发现,这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母亲救女”事件,原来是一个精心策划好的“骗局”。

  而整个事件幕后的策划者,叫石金泉。

  1987年,石金泉出生于广西梧州那塘村——一个仅有500亩甘蔗地的村庄。

  在这个本就贫瘠的村庄里,石金泉家的条件还是在下游。

  小学四年级,他就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在家里割松子油。

  16岁时,因不想让母亲受累供自己读书,石金泉离开家乡,来到广州开始开工。

  不料,初生牛犊的石金泉,就被残酷的社会当头一击。

  

  ● 石金泉

  他来到玉林县的职业介绍所,交了几百块职介费想要谋一份正经工作。没想到他却被拐卖去做了苦工,广东话叫做“卖猪仔”。

  他被带到了一个小作坊,做煎包子的工作。

  在那里,他没有任何自由,一天干14个小时,睡在架子床,每个月只被允许打两三次电话。

  三个月后,他因忍受不了这监狱般的生活决定离开,最后600块的工资只拿到了80块。

  离开黑作坊后,石金泉开始各处打工,大排档、菜市场、印花厂……每天高强度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工资也只稳定在月薪200块。

  在疲惫不堪的生活下,他还遭到了同事的暴力,被人掌捆。

  他想到了把这件事情告诉媒体。

  那时的石金泉,一直对新闻行业怀着憧憬。

  在制衣厂工作时,只要没订单的时候,他就坐车从番禺去广州市中心看书,一看就是一天,直到晚上再坐车回番禺。

  而他看得最多的,就是新闻相关的。

  他认为记者都是“圣人”,会站在他们弱小派一边的,替他们发声,苛责这世上的不公。

  可当他怀着激动的心,想要让新闻媒体帮他伸张正义时,却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

  对方没有帮他主持公道,因为这个故事并不具备代表性。

  那时的他才深切地意识到——

  单纯的痛苦与不公,是不会得到媒体关注的。

  一个贫瘠、受人欺负,却没有故事的自己,不足以被报道。

  只有有噱头,吸晴的故事,才能得到足够的流量。

  既然自己没有,那就利用别人的故事。

  2006年,19岁的石金泉看到一篇报道:一位青年,创办了一个防骗网。

  这个事情是几个月前被报道的,但这位青年始终无人“认领”。

  石金泉灵机一动,给几个广州的爆料热线打电话,声称是自己创办了这个网站。

  

  ● 石金泉

  马上就用记者登门采访,第二天,一篇名为《19岁打工仔办网站教人防骗》的报道登上了报纸。

  这是石金泉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中。

  而他靠的,仅仅是一个冒名的故事。

  对于这轻而易举就得来的成就,石金泉感到惊奇而激动。

  从那天起,他似乎掌握了媒体界的密码,而这也成为了他“金泉大侠”的开端。

  当24岁的石金泉遇到谢三秀时,他已经是媒体界一个小有名气的幕后策划者。

  凭借着在营销学中学习到的“借势”知识,他已成功“捏造”多个网络爆新闻:2008年的“通缉令寻夫”,2010年的“小月月雷人上海行”,背后都有石金泉的身影。

  而他使用的手段也如出一辙,都是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稍做改编,直击广大人民的痛点,博得眼球。

  而谢三秀的故事,起初就是一个不受关注的真实故事。

  2011年,谢三秀在天涯论坛上发布了一篇《求社会好心人拯救眼癌宝宝》的帖子,一天过去只有寥寥几个评论,其中大部分都是她自己为了把这个冷门的帖子顶上去而发的。

  在此之前,谢三秀为了救自己的女儿,从老家来到广州求医,在治疗期前,她已经花光所有的积蓄。但医生说,如果想要救活她的女儿,必须做手术,而手术费用,高达十几万元。

  这对于谢三秀来说,是个可望不可及的数字。

  她求助过当地有关部门,联系过儿童基金会,在网上发帖,向各大媒体打电话求助,能用的方法都有了,却回音寥寥。

  几个月里,她都没接到任何实质性反馈,直到一位网名是“金泉少侠”的小伙子电话——这是石金泉在天涯论坛的网名。

  

  ● 石金泉

  仅用一天时间,石金泉就构想出一个“富家公子戏弄穷苦母亲”的故事:

  除了情节,整个故事的实施计划,石金泉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跪行的地点是广州大道,这条线路途经的两条主干道,汇集了多家知名报社。

  跪行的时间也是相当讲究,定到早上9点,这样给记者留出充分采访和写稿的时间,让这个新闻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出。

  所有可以增加曝光的细节,石金泉都考虑到了。

  为以防止没有记者来,石金泉还安排了一位做拍客的朋友,在现场对着谢三秀拍照。他则躲在其他地方,向报社挨个打爆料电话。

  当报社记者到达现场时,看到抱着孩子跪行的谢三秀,他们纷纷拿出相机,抢占一手新闻。

  等谢三秀跪行一段路后,石金泉走上前去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联系上了“广州的富家公子”,但对方说:只是说说而已,根本不会给她两万块钱。

  看着记者震惊而愤怒的神情,石金泉内心暗自窃喜:这事成了。

  第二天,谢三秀的事件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 当年的新闻报道

  一时间,对“富家公子”的声讨席卷而来,同时,谢三秀收到了很多网友的捐款。仅两天时间,她就收到了28万元。

  一切都在石金泉的掌控之中顺利地推进。

  “我赌不了你们的善良,那我就赌你们的怜悯。”

  他准确地利用了社会的“仇富”心态,引发全体人民的“公愤”,拯救了一个困境中的母亲。

  但他的所作所为终究不算光明,而这也让他付出了代价。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富家公子”的身份被网友人肉,最终被发现“富家公子”和石金泉的账号是同一人。

  就这样,这个精心编织的骗局被曝光,而石金泉一瞬间成为全民的众矢之的。

  当真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刻,网友们发现,原来被耍的不是谢三秀,而是自己。

  当人们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富家公子,而是一个网络推手在背后搞鬼时,铺天盖地的谩骂和指责全都落在了石金泉身上。

  含有“骗子”“不是人”等谩骂的私信轰爆了石金泉的天涯账号。

  甚至还有人举报了石金泉,令他失去了工作。

  他好不容易累积的声名在一夜之间变得支离破碎,成为过街老鼠。

  2011年,在汹涌的舆论压力下,石金泉与谢三秀,在他的出租屋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 面对媒体的石金泉与谢三秀

  “这件事情伤害了很多大众,我想通过你们媒体,跟大众说声对不起。”

  报道一出,全网哗然。

  网友们这才知道,原来是石金泉和谢三秀联合导演了这场大戏。

  知道真相后,大家对救孩心切的谢三秀纷纷表示理解,但对幕后策划者石金泉却没有那么宽容了。

  

  ● 石金泉和谢三秀当众道歉

  “这些网络推手,为了流量太疯狂了,不择手段,欺骗社会!”

  “这种无视道德底线的人应该被封杀!”

  面对这些指责,石金泉选择独自承担。

  因为他早就预料到了。

  “你只管救你的孩子,所有的骂名我来担。”

  这是石金泉答应帮助谢三秀时对她说的话。

  他作为幕后策划者,从头到尾没有拿到一分钱,自己还给谢三秀补上了承诺的2万块钱。

  而现在,他还成了被人喊打喊杀的“骗子”,白岩松也给出了“透支了社会公众信用,带来了狼的故事”的评价。

  

  但他所做的这一切,只为帮助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母亲,能够通过媒体,得到大众的关注,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

  孩子救活了,可石金泉毁了。

  “石金泉是骗子”的声音,席卷在他出现的任何地方,他从“金泉少侠”沦为一个臭名昭著的网络推手。

  2015年,他选择离开大众的视野,回到一切的起点——广西农村的家。

  但他最初的梦想一直没有停止。

  回到农村的石金泉,依旧在媒体界耕耘,他尝试拍过搞笑视频、计划过做电影,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最终他选择做他最熟悉的事:拍一些真实故事,那些像他一样底层的,无权无势的“谢三秀们”的故事。

  他的故事主角,有残疾人,有智障儿童,有精神病患者。

  

  ● 石金泉拍摄的盲人大爷

  他们都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在人们关注不到的地方,过着无法想象的穷困生活。

  “我希望、渴望改变他们的现状,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始终是那个路见不平的“侠义之士”,竭尽所能改变自己生活的世界,虽然他依旧无法摆脱骂名。

  有人说他贱卖贫穷博得同情,但作为一个网络博主,博取流量是他的谋生之道。

  他无论身处何地,用什么样的手段,都始终坚守着他的本心:济弱扶危,救苦救难。

  只要心正,即使厚黑,亦是正道。

  其实,时至今日,与其去评判石金泉的做法是否正确,不如去看12年后,那些他关注的人和事有没有变好一点。

  可惜事与愿违,这些贫困人群的故事,在网上的流量并不高。

  在光怪陆离的各类视频里,石金泉的作品已无法掀起浪花。

  而石金泉这个账号也渐渐被埋没,再也没有曾经“金泉少侠”的辉煌。

  为了维持生计,现在的石金泉,在农村老家,经营着一片番石榴地,在直播卖果。

  

  随着“跪行救女”故事的翻红,有位拥有千万粉丝的视频博主找到石金泉,想要把这件事情拍成电影。

  这位博主去到广西,对石金泉进行了一次采访,并把它制作成一个视频发到网上。

  当这位网红重提“跪行救女”事件时,问他:“这么多年过去了,您对这事后悔吗?”

  镜头里的石金泉没有说话,而是对镜笑了一下。

  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一笑,已然回答了全部。

  

  想起网友的一段评论——

  “我以身做饵,引天下人入局。

  我当执黑先行落子两万余,请君执白,请诸君落子救棋。”

  罪名深重,但吾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后来,在某视频平台,石金泉的视频得到了不少的播放量。

  弹幕上满屏都是“先生大义”。

  而石金泉的笑,纯真依旧。

 

相关专题:全球骗局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17: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