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港媒:找到“突破口”后,中国下一步会做什么?

京港台:2023-12-28 13:49| 来源:参考消息 | 评论( 11 )  | 我来说几句


港媒:找到“突破口”后,中国下一步会做什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香港最新动态!

  据香港(专题)《南华早报》网站12月24日报道,由于极端天气事件影响中国传统的产粮区,以及突如其来的地缘政治变化使可靠的粮食价格成为过去,中国政府加大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力度,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产量和耕作效率。

  报道称,为了保证14亿人口的粮食供应,同时又不破坏有限的耕地资源(这一矛盾一直是实现自给自足的主要障碍),中国一直探索在富含盐分和矿物质的土壤中种植作物的方法。

  报道还说,目前,这些努力取得了成功。中国农业农村部近期宣布,中国2023年的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盐碱地”是指含有过量可溶性盐和可交换性钠的土壤,这两种物质都会增加土地的耕作难度。

  报道说,中国的盐碱地面积居世界第三,约1亿公顷,其中约三分之一具有利用价值。

  

  ▲图为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秋收场景(新华社)

  为什么盐碱地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盐碱地种植是中国政府为加强国内粮食供应而确定的众多措施之一。其他措施包括严格保护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以及通过机械化和新技术提高粮食单产。

  报道接着说,将看似有毒的大片土地变成可耕种的耕地将是一项重大成就,因为这将表明中国能够克服自然资源的限制,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习近平(专题)主席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他在7月份的一次高层会议上指出,耕地保护任务“更加艰巨”。

  中国迄今为止做了哪些工作?

  报道说,中国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提高盐碱地的肥力。它改善了土壤矿物质含量,开发了更耐盐碱的作物,以加强自力更生,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家水产养殖公司在8月表示,该公司利用该地区的盐水混合物模拟海水,为中国内陆海产品养殖打开了大门。人民网上月报道,吉林省的盐碱地在经过土壤处理和采用耐盐碱水稻品种后也取得了可观的收成。

  中国下一步会做什么?

  习近平主席在7月份的会议上指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他还表示,要大力推广盐碱地治理改良的有效做法,制定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的财政金融政策,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据新华社报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

  与此同时,中国可能会继续努力培育更耐盐碱的作物品种,并测试可提高产量或扩大可利用土壤范围的新方法。

相关专题:香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5 22: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