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不妙 习近平急着给国人打预防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习近平最新动态 追踪报道!(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专题)敦促国人做好准备,迎接来年更多经济挑战。这一表态带有审慎基调,目前一连串疲软经济数据突显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在最新发表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说: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他承诺将加大力度支持经济增长,并解决人们对就业和生活成本的担忧。他说:“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
就在习近平发表讲话数小时前,北京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出现新的疲软迹象,由于国内外订单变得稀少,制造业活动在12月份进一步萎缩,服务业也因消费者紧缩开支而举步维艰。得益于政府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筑业的表现较好,但总体看,继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物价、零售销售和私营部门投资数据出炉后,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在2023年年底陷入困境。
当前中国经济处境艰难,不仅要应对旷日持久的房地产低迷,外部还面临受战争和美欧增长放缓所困扰的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压力。
“接下来会怎样?可能又是稀松平常的一年,”GlobalData.TSLombard亚洲经济主管Rory Green在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道。“增长不会崩溃,但也不会重新加速”。
人们期待中的中国消费热潮迟迟没有出现。中国房地产行业动荡不安,许多住宅楼烂尾,不少开发商陷入困境,这种局面削弱了消费者的支出欲望,家庭转而选择储蓄。随着西方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大肆购物后对进一步购买的需求减少,中国的出口增长放缓。此外,房地产投资大幅萎缩。
中国房地产市场仍陷于深度低迷。克而瑞(China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Corp.)周日非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国房企巨头的新房销售同比下降35%。
百强房企在2023年销售了总价值7,600亿美元的住宅,同比下降16%。根据克而瑞的数据,百强房企2023年销售总额还不到2021年销售总额的一半。
另一个迹象是通货紧缩。11月份消费者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中国物价增长的疲软与其他大多数国家过去一年经历的严重通货膨胀形成鲜明对比。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选择了广泛但零敲碎打的刺激措施,包括适度降息、放宽一些较大型城市的购房限制,以及采取其他小规模措施为经济增长筑底。
这种做法反映出,自2008年的井喷式刺激计划引发房地产泡沫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对大规模刺激政策持谨慎态度。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曾表示,他不喜欢用西方式的救济来刺激需求,更愿意集中精力建设道路和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