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习吸引外资白费力,中国市场的问题越来越多

京港台:2024-1-4 23:27| 来源:FX168财经 | 评论( 18 )  | 我来说几句


习吸引外资白费力,中国市场的问题越来越多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彭博社周三(1月4日)最新撰文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去年一直在努力吸引外资,同时继续重塑中国的商业环境,以确保他的权力不会在国内外受到挑战。

  这些有时相互冲突的目标让投资者感到困惑,也让政府官员感到紧张。

  文章指出,中国政府本周明显的退让就是最新的例子。

  去年12月22日,中国监管机构出台规定,限制游戏内支出,并禁止激励更多游戏时间的机制,此举让游戏公司感到震惊。科技巨头腾讯(Tencent Holdings Ltd.)等公司市值蒸发800亿美元。

  随后有报道称,有关部门解雇中国游戏行业监管机构的一名高级官员,中国政府表示,可能会对这些有争议的规定进行审查,这表明中国政府对冒犯市场的敏感性有所提高。

  微信运营商腾讯的股价收复部分失地,但自拟议的限制措施出台以来仍下跌约4%。

  中国政府尚未对报道中的人事变动发表公开评论。

  彭博文章指出,这一事件突显出习近平面临的挑战。他一方面希望重振难以遏制房地产行业下滑的经济,另一方面又希望在中美军事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之际加强国家安全。

  公司被夹在中间,高管们听到高级官员的热情话语,却看到当局调查咨询公司,扩大一项模糊的反间谍法,并限制获取数据。

  去年,两项衡量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官方指标降至创纪录低点,其中一项指标首次出现收缩。

  

  截图来源:彭博社

  “关于中国市场的问题越来越多”

  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商业领袖告诉彭博社,北京在安全和经济方面发出混杂信息的冲击使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

  据六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地方官员为了避免政治失误,也把增长放在次要位置。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说:“关于中国市场的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希望与外国企业建立什么样的关系?由于中国政府发出的信息不一,企业不知道自己的立场。”

  中国基准的沪深300指数去年下挫11%,这是自2002年该指数推出以来史无前例的连续三年下跌。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追踪的一批活跃的全球基金经理在去年12月大幅减持中国内地和香港(专题)股票,这是他们有史以来第三大减持。

  东方资本资产管理公司(East Capital Asset Management)合伙人Karine Hirn表示,2024年“投资者将不得不承受一些更高的政策风险”。

  

  她补充称,“目前的情绪非常消极”,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提振人气。

  外界预计中国央行今年第一季将降息,加上最近承诺增加政府支出,也可能提振人们对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信心。

  中国当局意识到他们所面临的平衡问题。在上月召开的重要年度经济会议上,中国高层领导表示,必须对新的非经济政策(游戏规则属于这一类)进行审查,以确保与总体宏观议程“保持一致”。

  中国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周三呼吁政府官员提振民营企业高管的信心。

  对于负责落实习近平愿景的地方官员来说,哪个目标更重要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与六名直接参与浙江和四川等省当地经济发展政策的官员的谈话,如何驾驭政治格局是首要问题。

  两位官员透露,经济增长不是政绩评估的关键指标,北京方面对外国投资的热情言论是针对海外投资的。他们的言论反映了商界领袖在与解读北京信息的官僚打交道时所面临的挑战。

  安全放在首位

  文章指出,中国国家情报机构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它创建了一个微信账号,参与关于什么应该推动增长的辩论。中国国家安全部上月写道:“经济领域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战场。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 SA)首席亚太经济学家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你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这事关生存。很明显,无论如何,他们永远不会把经济放在首位。”

  对人身安全的担忧也在加剧。随着反腐运动的扩大,中国去年调查100多名金融专业人士。

  据三名大中华区投行的专业人士说,针对明星银行家包凡的调查在金融界产生寒蝉效应。

  一位美国外交官表示,考虑前往中国的商界人士越来越多地询问被拘留的风险。这种焦虑与习近平呼吁采取“暖心”措施来吸引投资者的做法发生冲突,这些“暖心”措施包括对一些国家放宽签证规定,并向外国人提供税收优惠。

  中英贸易协会(China-Britain Business Council)首席执行官Andrew Seaton说,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实力,许多跨国公司都不会选择离开中国。

  在最近一次与中国各城市的政策制定者和企业会面后,Seaton还将中国的尖端技术作为继续参与的理由。

  Seaton表示:“公司总是想站在法律和法规的正确一边,但他们需要知道正确的一边在哪里。”他补充说,如果不澄清这一点,企业就会“紧张”,不再“想做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0 05: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