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公知头子胡锡进”很憋屈,却不敢吱声

京港台:2024-1-11 03:19| 来源:海边的西塞罗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公知头子胡锡进”很憋屈,却不敢吱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各位好,昨天看到一则挺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简单聊一下。

  南宁市地铁的一副广告画前两天被人举报了,举报者是一个抖音上的小网红,他发布视频称,南宁地铁2号线亭洪路站通道出现了“日本(专题)军旗图案”,是居心叵测云云。

  然后这个事情就炸开了,单看这个视频有意选取的局部画面,加上该网红情绪激昂的解说,你可能会觉得它和日本军旗的轮廓有些相似。但问题就在于,根据官方事后公布的全景,你会发现这幅广告画是这样的——

  是的,很显然,那个引发联想的图片只是一个蓄意甚至可以说是恶意的截图。而南宁地铁的这面广告墙,其实没有任何“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意思,人家的主题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正能量的。

  可是更有意思的,是事后的官方处理:在好脾气的解释了自己绝对没有那个意思之后,地铁公司表示已经立刻撤除了广告画,并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广告管理水平”。

  我觉得此时此刻,该广告的策划人员心中一定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过——提高个尼玛提高好不容易做个正能量方案我容易么我?就因为一sb无端找茬,我怕又要挨领导一顿批。广告案也得重做。我招谁惹谁了?

  

  

  

  无独有偶,近期同样在心头“万马齐奔”的,可能还有胡锡进老师,当同样是在抖音上,最近流传出一些同文案的视频,众口一词的在痛骂他是“公知头子”。

  

  原因仅仅是——前段时间日本地震,面对“日本人是不是活该”这个在网上吵的送命的问题,胡锡进总编延续了一贯的风格,说咱这边对地震幸灾乐祸的人“可以理解”,但他个人,对日本发生地震灾难表示同情。

  近期,他又比较“作死”的为在美流浪的孙博士说了句话——什么“不能把入美国籍和叛国画等号”之类的。

  

  这些表态可闯了大祸,因为不满足于胡总编仅仅“理解”他们,你就说你自己是个什么立场吧!什么?你居然同情日本人?还替孙博士说话?那你就是个叛徒、内奸、工贼、公知头子。

  可怜的胡总编,我印象中没错的话,他应该是中文互联网上第一波用“公知”这个帽子去批判他人的人,没想到批了这么多年,老了老了,最后还是没免得了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说他是像商鞅一样“作法自毙”,觉得有点抬举胡老师,但这已经是我能想到的第二贴切的比喻了。

  南宁地铁广告里的折扇和“公知头子胡锡进”,抖音近期贡献的这两个流量话题,看起来不是一回事儿,但又好像有不少相似之处。

  比如我很好奇发布这两个视频的播主的心理状态——就说那个把折扇拍出旭日旗感觉的家伙吧。你说,一正经人,谁闲着没事儿进了地铁站不赶车,拿着放大镜到处找广告画里的瑕疵,只要看到某个部分涉嫌“辱华”,就拍成视频传播呢?

  你是水浒传里的黄文炳再世么?正经营生不做,天天跑浔阳楼上找反诗?

  

  于是我特地去看了这家伙的抖音(是的,造了这么大一个谣言,他的号还在,居然)。我发现这哥们是个粉丝有个几万的小网红。平素发布的视频就是打着“爱国”的旗号四处找茬,只要看到别人有言行、画面涉嫌辱华,他就立刻一套大批判的连招上去,靠煽动情绪博取一点流量。

  这个生意经有一段时间还是蛮不错,可是大约到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吧,他的更新和浏览都出现了大幅下降。

  一方面估计是其受众审美疲劳了,看他天天这么喊口号,实在是调动不起兴趣。

  另一方面,就是目前国内容易引发“辱华”联想的这些视频、言行,在这批“爱国”网红的轮流“挖矿”下,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枯竭。大连的“日本风情街”关了,苏州的小姐姐也不敢穿着和服(甚至哪怕是汉服)公开上街行走了。前几天圣诞节,这些人想炒过一波“抵制圣诞”的热度。可是怎么说呢?批判圣诞节这个选题相比于反日,受众基数还是小了一些。当然,对于那些比较大的吃这碗饭的自媒体来说,这个话题热度也够了,可是对于这种粉丝几万人的脚步自媒来说,那点流量不够糊口。

  所以我估计,这哥们也是万般无奈,最近成天在大街上溜达“找选题”,可能是无意中看到南宁地铁的广告墙——好!你就是我翻身搏爆款的进身之阶了!于是才有了这么一出。

  顺着这个思路,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胡总编说一句“我同情日本地震”就能被打成“公知头子”。

  不是说胡总编有什么立场变化,只是目前国内吃民粹流量这碗饭的自媒太多了,近两年在各路高人的疯狂挖掘下,可供拿来批判一番的“公知”已经快绝种了。但他们生意还得做啊,那胡总,不好意思了,您就勉为其难的客串一把“公知”呗。谁让就像你自己说的,你还想讲个常识呢?

  借你人头,换我流量,民粹主义的生意江湖,从来就是这么残酷。只不过如今内卷到了胡总编和地铁正能广告的头上。

  这个现象让我想起了大学时学进化论时学到的那点皮毛:

  19世纪的时候同为进化论分支的拉马克主义和达尔文主义曾经有过一场争论。拉马克主义者认为,简单的优胜劣汰无法解释为什么进化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比如长颈鹿的脖子长一点你可以解释为突变,可为什么那么老长呢?所以他们主张生物拥有废退用进的“获得性遗传”。

  简单的说,也就是长颈鹿的祖先是为了够得着高处的树叶,才把自己的脖子和腿给“抻”长了。

  

  可是这个说法,受到了达尔文主义的驳斥,他们提出了一个更精妙、但却也更残酷的进化图景:

  非洲的稀树草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今天这副模样的,最开始,因为气候干旱等环境变化原因。树木比原先稀疏了一点点。但由此产生了食物短缺,让那些身高较矮的长颈鹿远亲们大批饿死,而长颈鹿的祖先因为比其同类高那么稍微一点点,可以吃到更高的嫩叶,所以活了下来。

  然后等到它们物种爆炸,把这个高度的嫩叶都吃光后,那些比这些同类又高那么一点点长颈鹿远祖们再度获得生存优势,淘汰掉较矮的同类。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一直持续到长颈鹿达到一个极限。

  这个进化模型,目前被认为可能是正确的,但它耐人寻味的恐怖之处在于——在一个封闭环境当中,其实环境只需要完成“第一推动”(比如干旱或草本植物的出现所造成的食物短缺),生物就会自然而然的朝着某个极端的方向去演化,并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改造环境本身,让这个演进加速。

  类似的故事,其实刘慈欣在《三体》当中也讲过:

  在大刘虚构的那个世界当中,宇宙本来是有十一个宏观维度的,但文明为了争抢生存资源,发明了“降维打击”这种缺德冒烟的大杀器,由此开启了恐怖的“黑暗森林”,更“豁得出去”的文明不惜让自己生活把自己改造成二维生物也要“把海里的水弄干了,从一个黑暗森林奔向另一个黑暗森林”。

  

  这个现象,在进化学上被称为“左墙定律”——一个醉汉,蹒跚的走在一条路上,左面很近的地方有一堵墙,右面很远的地方有一道沟,他如果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随机的向左或者向右迈动步伐,那么他早晚会掉到右边的沟里。

  因为在这个“进化模型”当中一个演化方向是被环境所封死的,物种在随机进化过程中,早晚会走向相反的那个极端。

  譬如在非洲的稀树草原上,长颈鹿进化的“左墙”是长矮要死掉,但长高却可以活的安全,那么长颈鹿就会拼命长高,并不断设立新的“进化左墙”,淘汰那些长得不够高的同类,一直把身体抻到机能无法承受的极限。

  而在刘慈欣的《三体》当中,进化左墙则是:不愿意放弃高维的生物意味着面临灭种的生存危险,而肆意使用放弃高维的生物却可以使用“降维打击”来获得安全。那么想活下去的生物就会拼命地将自己低维化,从十一维一直跌落到三维、二维甚至一维,因为“总比死了强”。

  所以只要有一个“第一推动”,剩下的事情就是生命自行在进化中完成“相爱相杀”——哦,不对,在这个进化的修罗场中,没有相爱,只有相杀。

  用这个进化学的理论,去理解前文两起跟笑话一样的新闻,你会发现一切都好解释了,也笑不出来了。目前的舆论场上也存在一些左墙,比如甭管你说的有多扯,只要打上“爱国”这个旗号,就能获得一个相对“安全”的护身符。

  你看在这两起事件中,“截图取意”的那个小网红明显是在诬陷南宁地铁,但相碰的结果,却是南宁地铁乖乖的撤广告,并“道歉”。

  而被骂成“公知头子”的胡锡进老师目前也没对扣帽子的人有什么回复,我估计他八成是不敢去跟那帮要“打倒”他的人对对碰——虽然大家都应该记得,曾几何时,胡总是非常喜欢跟他口中的“公知”展开论战的。

  但你看他这几年,有和那些说他是公知甚至公知头子的人还嘴么?反正我没见过。

  说这是“宁犯君子,不惹小人”我觉得倒也不确切。更合理的解释,是他和南宁地铁一样很精明,知道找他们茬的这帮人不讲逻辑、不讲底线、不好惹,所以只能退避三舍。

  而左墙定律最终描述的那个图景,其实非常恐怖,因为它描述的是一个“所有人都受伤的世界”——在自然界当中,因为生理结构的客观原因,长颈鹿的长高是有限度的。

  但在舆论场上,声音的极化是可以没有限度的。把折扇截一块当成旭日旗的行为我们今天看来很荒诞。但如果搞这种事情的人可以安全的没有被反驳、不受惩罚、甚至安全的赚到了流量。那么很快,就像优势物种的过量繁殖一样,这种行为就会被其有流量焦虑的同行“过量复制”——这就是为什么骂胡锡进公知的“同文案视频”已经开始流行了。

  因为这样做是安全、且有利益的。

  等到全网充斥了大量效法此类行为的作品,其受众再度出现审丑疲劳、作者再度闹起靶子荒、话题荒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看到又有人再度“进化性”想出新的奇葩批判角度来——比如如今那些说胡总编是“公知”的人,说不定有一天,也会被新一代“后浪”批判为“公知”。

  再说一遍,这个趋势,是“所有人都受伤的世界”——所谓“凡动刀剑者,必死于刀剑之下”。你靠极端出位,就迟早会遭遇比你更极端的人拿你人头搏他的功名。而你想在这黑暗森林里搏杀,就要甘心把自己改造成什么降维打击都不怕的单维生物。

  而要想打破这个魔咒,就必须破除左墙——保持社会的宽容,让那些理性批判这些极端论调的声音,能放心大胆的说话,能够被更多人听到。

  昨天的文章我聊到了我写作的意义(我无心说服他们,写作,只为了不让他们同化我),可能,这也是目的之一吧——一个社会想要保持冷静,终归需要有人勇敢逆向,把舆论拉回调和的状态。

  文章的结尾,再为民族品牌华为(专题)小担心一下——因为我看现在已经有网友如法炮制,给它的商标做这样的截图了:

  

  当然,我相信,这个截图至少现在,还只是一个提醒大家不要上头的玩笑。

  只是我担心,这样的风潮如果持续下去,总会有人,靠不拿它当玩笑来搏自己泼天富贵。

  毕竟,那句“敢笑黄巢不丈夫”,也不过就是宋江喝醉酒后一句牢骚玩笑。

相关专题:胡锡进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3:1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