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观点:我们对癌症的恐惧已过时,有些已有悖事实

京港台:2024-1-15 05:23| 来源:纽约时间 | 我来说几句


观点:我们对癌症的恐惧已过时,有些已有悖事实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据华盛顿邮报1月9日报道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对癌症的恐惧。几十年前,我们对“万病之王”的恐惧已经过时,而且对自身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自20世纪20年代癌症(在心脏病之后)成为美国第二大死因以来,我们对癌症的恐惧超过了对任何其他疾病的担忧。尽管“治愈”的承诺仍然未兑现,但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仅过去30年,美国的癌症死亡率下降了33%。如今,多达三分之二的癌症可以被视为慢性病或被彻底治愈。

  然而,我们对这种病的深刻恐惧仍然顽固地存在。这也难怪。尽管取得了进步,但人们仍然认为诊断出癌症就等于宣判了死刑。当一项全国性调查询问人们听到“癌症”一词时首先想到的词是什么时,超过半数的人回答“死亡”。事实上,这个由200多种疾病组成的大家庭仍然是一个残酷的杀手,每年大约有60万美国人死于癌症,包括我们认识的人、我们关心的人。

  但是,对于所有这些伤害,想想我们的癌症恐惧症的代价吧,这种恐惧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再符合事实。

  我们现在知道,数万例早期发现的普通乳腺、前列腺和甲状腺癌从未造成任何伤害。被“过度诊断”为这些类型癌症的人感到恐惧是可以理解的,他们通常会选择比其临床症状所需更积极的治疗。这种“恐惧切除术”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引起了从中度到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包括死亡。每年我们在这种临床上不必要的治疗上花费约52亿美元,占每年用于所有癌症治疗的总支出的3%。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报告称,2017年,近1600万人接受了癌症筛查,即使他们的年龄比筛查建议的那些人更年轻或更年长,其依据是谁更有可能得到帮助或受到伤害(假阳性、后续诊断检测的副作用以及对筛查中发现的临床无威胁疾病的积极治疗)。我们每年在这种过度筛查上至少花费92亿美元。

  

  大多数人认为,大多数癌症是由环境致癌物引起的。然而,我们现在知道,癌症主要是一种自然衰老疾病,因为衰老会导致DNA变异,使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在美国,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至少在65岁以上,而87%的癌症死亡患者年龄在50岁或以上。

  然而,美国政府每年花费数千亿美元来降低环境致癌物的风险,其投入远远超过其他环境健康威胁,包括每年导致10多万人死亡的微粒空气污染。我们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有机食品、维生素和补充剂,以及许多其他产品,这些产品承诺降低我们的癌症风险,但却没有做到。尽管缺乏支持氟化物会引起癌症风险的证据,但公共供水系统中30%美国人口的饮用水中依然没有氟化物,因为人们害怕氟化物是癌症风险。对电离(核)辐射的恐惧——这种辐射的致癌风险比人们通常认为的要小得多——导致核电站的建设成本居高不下,以至于这种不排放温室气体的能源在能源市场上难以竞争。

  每年死于心脏病的人数约比癌症多15%。然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预算为73亿美元,而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用于研究和预防心脏病的费用仅约20亿美元。

  

  华盛顿邮报新闻截图

  我们对癌症的恐惧抵制变革,部分原因在于其心理本质。我们本能地更害怕那些由我们认识的受害者所拟人化的威胁,这些威胁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苦难,而我们对此无能为力。这就是为什么筛查如此吸引人的原因,因为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保护自己的事情。

  癌症恐惧之所以难以改变,还因为我们的信仰仍然建立在很久以前学到的东西上。公众基本上不知道我们在与癌症战斗方面取得的悄无声息的进步。很少有人知道许多常见的癌症从未致命。我们对筛查深信不疑,但有证据表明,筛查的益处不大,而危害却很大,人们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筛查倡导者过分夸大了筛查的益处,而几乎从不提及筛查的危害。

  我们无法绝对治愈癌症,也无法完全消除我们对癌症的恐惧。这种疾病是我们生物学的固有产物。恐惧是由古老的心理本能驱使的。但是,为了我们个人和公众的健康,我们需要提高人们对我们在抗癌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的认识。我们需要了解这种疾病和我们的恐惧,并与之斗争,因为两者都在造成可怕的伤害。

相关专题:癌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9 14: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