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日本"月球狙击手"成功登月 但太阳能电池不能发电

京港台:2024-1-20 23:53| 来源:美国之音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日本"月球狙击手"成功登月 但太阳能电池不能发电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关注中日关系,最新动态追踪!

  日本周六(1月20日)成为第五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但在日本航天机构官员表示这枚被称为“月球狙击手”的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池无法发电后,它的长期命运受到质疑。

  日本继美国、苏联、中国和印度之后,第五个凭借SLIM(月球探测智能着陆器,Smart Lander for Investigating Moon)登陆月球表面的国家。

  在起初一度不确定之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后来确认该航天器于日本时间中午12点20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星期五1520)在月球着陆,并且“已经建立通信”。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官员国中均(Hitoshi Kuninaka)表示,如果太阳能电池不工作,航天器只能提供“几个小时”的电力。

  但他表示,一旦太阳的角度发生变化,这些电池可能会再次发挥作用。

  国中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太阳能电池不太可能发生故障。它可能没有朝着最初计划的方向。”

  “如果下降不成功,它就会以非常高的速度坠毁。如果是这样的话,探测器的所有功能都将丢失。但数据正在被发送到地球,”他说。

  他补充说,目前的重点是利用剩余的电量将着陆期间获得的所有数据发送回任务控制中心。

  国中均说,他相信日本的太空项目至少取得了“将将及格的”成功。

  这将包括帮助确定这枚因其精确度而被称为“月球狙击手”的探测器是否实现了在其预定着陆点100米(码)范围内着陆的目标。

  虽然发生不发电问题,但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表示,两个探测器成功分离,其中一个带有发射器,另一个按照设计将绕月球表面移动,将图像传回地球。

  这款变形迷你漫游车比网球稍大,其灵感来自海龟在海滩上的移动方式,由变形金刚(Transformer)玩具背后的公司共同开发。

  地幔碎片

  日本此次任务是近年来人们对月球这个地球天然卫星兴趣重燃而启动的一系列新项目之一。

  在两次失败的登月任务和最近的火箭故障——包括起飞后爆炸——之后,日本此次的成功将恢复其在太空领域的声誉。

  这也呼应了印度低成本太空计划在去年8月取得的胜利,当时印度成为第一个在月球基本上未经探索的南极附近着陆无人驾驶航天器的国家。

  SLIM的目的是尝试到达一个据信能够接触月球地幔的陨石坑。地幔通常位于地壳下方较深的内层

  东京大学专门研究月球和行星探索的副教授诸田智克(Tomokatsu Morota)在着陆前告诉法新社(AFP):“那里裸露出来的岩石对于探索月球和地球的起源至关重要。”

  这包括揭示月球可能存在的水资源的谜团,这也将是未来有一天在月球建立基地作为前往火星途中可能的中转站的关键。

  “月球商业化的可能性取决于两极是否有水,”诸田说。

  兴趣重燃

  人类首次登月50多年后的今天,许多国家和私营公司正在尝试重新踏上月球之旅。

  但迫降、通讯故障和其他技术问题却屡见不鲜。

  本月,美国私营的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Astrobotic)的“游隼号”(Peregrine)月球着陆器在起飞后燃料泄露,导致其任务失败。

  周四,这艘飞船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偏远地区失去了联系,可能是在返回途中在地球大气层烧毁。美联社(AP)报道说,周五,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说,美国太空司令部对该公司证实,飞船在最后时刻解体。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还推迟了阿耳忒弥斯计划(Artemis)中的载人登月任务。

  俄罗斯、中国以及韩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其他国家也在尝试。

  日本之前的登月任务已经失败过两次——一次是政府展开的使命,一次是私人的。

  2022年,作为美国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的一部分,美国发射了名为“好客号”(Omotenashi)的月球探测器,但未能成功。

  今年4月,日本初创公司ispace试图成为第一家登陆月球的私营公司,但没有成功,飞船在该公司所说的“硬着陆”后失联。

  (本文参考了法新社和美联社的报道。)

相关专题:日本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 05: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