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以伊三国恩仇历史:曾经盟友为何变如今的死敌?

京港台:2024-2-5 19:27| 来源:凤凰卫视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美以伊三国恩仇历史:曾经盟友为何变如今的死敌?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突发!中东战争再开打
专题:以伊冲突然爆发,会进一步升级?

  近日,中东地区再次成为世界焦点,以色列(专题)的军事行动激起了伊朗的怒火,一场地缘政治风暴近在眼前。

  定点暗杀、爆炸、不明军事袭击在中东地区层出不穷。

  四十年风云变幻,中东乱局进一步加剧

  这场漫长战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

  那时的伊朗由沙阿统治,沙阿是古代波斯皇帝的中文译音,是至高无上的君主

  这位统治者一心想把伊朗打造成一个大国,不顾民众意愿,试图把西方式的现代化强加给他们

  但在人们眼中,当时的制度不公平且腐败,这体现在金钱上,更体现在权力上——每个人的面前都是一扇紧闭的大门,社会成员无法获得平等的机会,民众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然而在沙阿统治的背后,有两个帝国主义代表为它撑腰——它们就是美国和以色列

  今天人们很难想象,这两个国家曾是伊朗最亲密的盟友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色列就曾向伊朗的沙阿示好。当时阿拉伯世界拒绝承认以色列,这个孤立无援的希伯来国家选择在中东地区寻找稍远一点的非阿拉伯盟友。

  伊朗以波斯人为主体民族,亲近西方,而且以另一个伊斯兰教派为基础建国,可谓是以色列天然的盟友。

  伊扎克·塞格夫 (以色列)

  以色列驻伊朗武官(1977-1979)

  当时两国的合作非常紧密,我负责履行伊朗和以色列签署的一份价值12亿美元的合同。伊朗从以色列购买一些高度敏感领域的设备和技术,比如导弹和飞机。

  华盛顿也选中了伊朗,希望以它为基础,发挥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希琳·亨特(伊朗)

  外交部官员(1968-1978)

  当时正值冷战时期,伊朗成为了美苏争霸的重要舞台。巴列维国王亲近美国,他认为他需要美国的支持来对抗苏联,以确保自己的统治。

  对于美国和以色利来说,沙阿统治下的伊朗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合作伙伴,也是中东大棋局中的关键棋子,但二者都没有意识到民众反对浪潮的范围之广和强度之大

  亨利·普雷希特 (美国)

  国务院伊朗事务办公室官员(1978-1980)

  美国对伊朗的社会潮流一无所知,因为我们没有融入当地社会,接触的都是上层人士或军人——他们满足于现状,希望证明自己对沙阿的信念是正确的,一切欣欣向荣,未来也将如此,他们不会向我们传达坏消息。

  面对如此猛烈而坚定的起义,这个盲目且无知的政权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1978年,数十万名伊朗人走上街头,反对沙阿。

  抗议者袭击了咖啡馆、餐厅、银行和电影院… 在他们眼中,这些都是西方现代化的象征,都与以色列和美国对这个国家的压制有关。

  9月8日“黑色星期五”,沙阿的军队在德黑兰当街开火,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是87人,但据反对派估计,死亡人数接近4000人——君主制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推翻君主制,与华盛顿和特拉维夫断绝关系,拒绝西方式的现代化……所有这些目标汇聚成了一场决战。

  阿巴斯·米拉尼 (伊朗)

  德黑兰大学政治学教授(1979-1986)

  这场运动逐渐变得声势浩大,它需要有人领导,需要一位领袖,而阿亚图拉霍梅尼似乎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伊朗伊斯兰革命亲历者

  不只伊斯兰教的各大派别选择追随阿亚图拉霍梅尼,与他并肩作战,就连参与这场运动的其他派别,比如民族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也都支持他。各方各派都希望霍梅尼博士成为革命领袖。

  流亡国外15年后,这位阿亚图拉终于回到家乡,与他的同胞一起投入最终决战,以伊斯兰教什叶派之名发起革命。

  以激进的教义为基础,建立一个伊斯兰共和国,一个神权国家,最高权力归于宗教权威,即最高领袖,也就是他自己。

  十天后,经过德黑兰街头仅仅48小时的战斗,由沙阿统治了37年的伊朗君主政体就被彻底推翻了。

  革命取得了全面胜利,阿亚图拉霍梅尼成为这个国家的新任领袖。

  霍梅尼邀请以色列的头号敌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领导人阿拉法特访问德黑兰,借此向整个穆斯林世界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从现在起,伊朗将支持巴勒斯坦事业,并将之视为伊斯兰教与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帝国主义之间的生存斗争。

  他随即采取了一个惊人的举措,将以色列大使馆改建为巴勒斯坦大使馆,切断了与以色列的所有联系,与以色列之间的任何战略联盟都成为了过去。

  随后,数百名伊斯兰学生闯入美国大使馆,劫持了52名外交人员作为人质。

  霍梅尼冒着严重破坏伊美关系的风险,支持了这些学生的行为。

  “我们年轻的战士们攻克了间谍巢穴,赶走了美国间谍。这些年轻人的目的是打掉美国人的嚣张气焰,夺回对自己国家的控制权。”

  —— 霍梅尼

  他的态度为巩固新政权打下了基础,也成为了伊朗与美国的关系出现裂痕的主要原因。

  自此,中东地区进入一个新时代,一切都被彻底颠覆。

  伊朗的野心和利益注定与美国和以色列对立,巨大的冲突迫在眉睫。

相关专题:以色列,以伊冲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5 20: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