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波音“吹哨人”死亡,疑因“自残枪伤”

京港台:2024-3-14 21:09|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波音“吹哨人”死亡,疑因“自残枪伤”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据当地官员称,波音公司的著名吹哨人——曾对该公司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787梦想客机工厂的制造提出担忧的前质量管控经理——于周六被发现死于疑似自残的枪伤。

  吹哨人约翰·巴内特上周在查尔斯顿出席一项诉讼的取证,他在诉讼中指控波音公司对他提出的质量和安全投诉进行报复。

  多年来,涉及设计和制造的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波音公司,最突出的是在2018年和2019年两架波音737 Max飞机坠毁,以及两个月前一架Max飞机在起飞后不久机身舱门板脱落。

  巴内特于2017年根据“AIR21吹哨人保护计划”向美国劳工部提出了对波音公司的投诉。该计划保护举报违反航空承运安全信息的飞机制造商员工。他于当年离开了波音公司。

  周四,波音的律师对巴内特进行了取证,周五他又接受了自己律师半天的询问。巴内特的律师罗伯特·特克维茨说,他们本来计划在周六上午完成取证。

  62岁的巴内特当天早上没有出现,也没有接听电话,特克维茨说他开始担心,并给巴内特住的酒店打了电话。随后,巴内被发现死在酒店停车场的一辆皮卡车里。

  查尔斯顿县验尸官办公室证实了这起死亡事件,称其似乎是 “自残枪伤”所致。

  查尔斯顿警察局在一份声明中指出了法医的调查结果,并表示正在进行调查。“警探们正在积极调查此案,等待正式死因鉴定以及任何可能进一步揭示巴内特死因的其他调查结果,”该部门表示。

  特克维茨律师说,巴内特在波音公司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

  他说:“这对他来说真的很沉重,发生过的那些事,重温这一切,以及它们造成的压力。”

  劳工部的一名行政法法官正在审理这起吹哨人案件,该案正在取证中。审判定于6月举行。

  特克维茨说,他计划代表巴内特的家人继续处理他的案件。“约翰想要的是至少带来一些改变,”他说。

  波音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对巴内特先生的去世感到悲痛,我们与他的家人和朋友同在。”

  巴内特因祖籍路易斯安那州而有了“沼泽”这个昵称,他在波音公司工作了近三十年,直到2017年退休。他曾在波音位于华盛顿州埃弗雷特的工厂工作,2010年搬到了位于南卡罗来纳州北查尔斯顿的新工厂,从事波音787梦想客机的制造工作,这种宽体喷气式飞机是波音公司一代以来最重要的新机型。

  在2018年和2019年两架737 Max飞机坠毁后,《纽约时报》和其他新闻媒体在显著位置报道了巴内特对波音公司质量问题的担忧,将其作为该公司的生产普遍存在问题的例证。

  巴内特在2019年告诉时报,他发现一些飞机的飞行控制线上悬挂着一堆堆的钛片。这些薄片是在紧固件装入螺母时产生的。

  巴内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曾多次敦促上司去除这些屑片,但他们拒绝了,并将他转到了工厂的另一个部门。

  2017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要求梦想客机在交付给航空公司之前完全清除碎屑。波音公司当时表示遵守了该指令,并正在与供应商合作改进螺母设计。但该公司表示,这一问题并不构成飞行安全问题。

  2019年时,巴内特还告诉时报,自己已向管理层报告过存在缺陷的零件消失不见的情况,提出了这些零件被安装在飞机上的可能性。

  他说,上司让自己在没有弄清楚丢失零件去向的情况下完成关于相关零件的文书报告。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展开了调查,发现波音公司丢失了一些受损部件。

  “作为波音公司的负责质量的经理,你是问题暴露在乘飞行出行公众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巴内特在2019年对时报表示。“而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架从查尔斯顿工厂出厂、能安全且适航到我会签名通过的飞机。”

  1月5日,阿拉斯加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9发生舱门板空中脱落事件,在那之后,有关波音质量问题的问题再次出现。今年在接受时报采访时,居住在路易斯安那州派恩维尔的巴内特再次表达了他的担忧。

  “多年来,波音的质量一直在一点点下降,”巴内特表示,并补充道,“这不是737的问题。这是波音公司的问题。”

  波音需要“回归基础,”他说,“他们需要重温飞机建造的基本知识。”

  巴内特的母亲维琪·斯托克斯周二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儿子在波音的经历对他造成了身心损害,尽管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他看起来比三个哥哥还要老。“这么多年,他一直背负着这个负担,”她说。

  巴内特在1月份的一次采访中表示,鉴于他在波音公司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他不再乘坐飞机。

  “我现在不会踏上飞机了,”他说。“这很可悲,让我很伤心。我爱波音。我喜欢它曾经代表的一切。”

相关专题:枪案,波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1 02: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