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热帖:百年波音成脆皮?五大丑闻,怎么办?

京港台:2024-3-15 10:09| 来源:海上客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热帖:百年波音成脆皮?五大丑闻,怎么办?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尽管民航大飞机制造业是真真切切的高端制造业,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无法完成的工程,可对于美国来说,情况不一样!波音在这方面缺乏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工业化以来所积累起来的种种经验、方法、态度。

  文 | 海上客

  美国波音公司连日登上热搜,好像就没一件好事。

  从“吹哨人”的死,到半岛电视台再度揭露其员工成规模吸毒,再到三分之一审计未通过,还有“小丑设计,猴子监管”,以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被爆不得不在出行期间更换飞机:仔细点数,起码五大丑闻连续曝光!

  波音的未来,该向何处去?海叔感觉,波音公司该去思考,而世人也会思量!

  01

  约翰·巴尼特的死,特别是其死亡之事被媒体曝光,是否会令波音公司如坐针毡呢?

  总感觉,当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县的验尸官办公室披露消息的时候,波音公司该是满不在乎的。毕竟,当地时间3月11日,验尸官声称,巴尼特死于开枪自杀。

  如果真的如验尸官所说,巴尼特开枪自杀而亡,对他本人来说是一了百了,对波音公司来说则是减少了许多麻烦。也正因此,巴尼特的死,引起了不少媒体的怀疑。许多人认为,其中有蹊跷。

  毕竟,今年62岁的巴尼特在波音公司工作了整整32年,直到2017年因病提前退休。而自打他退休后开始,就一直在对外披露他所了解的波音公司生产环节的种种乱象,以及质检环节的种种漏洞。

  其中比较知名的一次爆料,系2019年。当时,巴尼特对媒体称,波音787“梦幻”客机的氧气系统存在严重缺陷,可能导致约四分之一的氧气面罩无法在需要时正常工作。

  巴尼特还曾披露,在北查尔斯顿的波音工厂,有工人因为过度劳累而经常装错零部件,导致产品安全性受到损害。

  当然,这些年来,波音在不遗余力地声称自身产品过硬,并力邀媒体前往工厂参观的同时,也极力在否认巴尼特所说。

  那么,巴尼特是否在胡说八道呢?

  还真不是!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曾因巴尼特的指控而前往波音公司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波音公司北查尔斯顿工厂内有超过50个“不合格”零件去向不明,可能存在丢失情况。

  在被发现死于南卡罗来纳州一家酒店外的汽车内,并被指系自杀身亡之前,巴尼特这位波音公司前质量经理,其实仍在致力于为针对波音的诉讼寻找新的证据。

  美国民众是否认可巴尼特是自杀身亡呢?还是感觉“吹哨人”被灭了口?

  02

  就在巴尼特死后,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014年拍摄的一段视频又被人翻了出来,传上网络。十年前的这段视频显示,在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波音工厂内,一些吸毒成瘾的波音员工,竟然一边操作生产线一边在吸毒。

  从中不难得出结论,波音员工将吸毒当做家常便饭。

  这种情况,波音管理层难道不知道?难道波音管理层自身就是清白的,就没人吸毒?

  问题在于,十年来,波音公司员工吸毒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变,还是毫无变化?

  巴尼特死前,刚说过,“所有由南卡州北查尔斯顿出厂的客机,没有一架是我敢签名保证它安全适飞的”。

  结合一些美国媒体早在2011年就曾曝光称,波音工厂的工人涉毒——当年9月29日,波音公司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军用飞机制造厂,30多名涉嫌滥用处方药作软性毒品用途的员工被捕。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半岛电视台曝光的情况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目前的波音公司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表明其位于北美各处的工厂已经清除了毒品。哪怕宣告北查尔斯顿工厂内已经没有吸毒人员。

  当然,波音公司对此迟迟没有回复。

  这证明了什么呢?

  03

  至于“三分之一审计未过关”“小丑设计,猴子监管”,本身也来自于巴尼特的爆料。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波音公司进行了89项审计,其中33项未通过,共发现了97处可能不合规的情况。

  对机身供应商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进行了13项审计,其中7项没有通过,超过一半。

  央视还曾报道,2020年,巴尼特曾联系《纽约(专题)时报》披露如下情况:

  波音飞机制造缺陷、

  机上残留物、

  不让员工举报等问题。

  这些问题,甚至并非巴尼特一人在对外披露、反映,而是还有一些有良知的波音员工在诉说。

  比如北查尔斯顿工厂的技术工人约瑟夫·克雷顿就称,他经常在驾驶舱下方的电线附近发现危险碎片,“我早就跟我妻子说过,我从没考虑过乘这些飞机”。

  问题在于,约瑟夫·克雷顿等波音员工可以选择不乘波音飞机,甚至他们可以去选择空客等品牌飞机出行,可作为美国政府高级官员来说,出门公干,又不得不乘坐波音。

  比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今年1月前往瑞士参加达沃斯论坛,回程时他登上美国空军的一架波音737飞机。哪知道就发生故障,导致他不得不又走下飞机。

  令人尴尬的是,这架波音737还要服务于副总统、第一夫人等人。

  难怪有媒体评论称,布林肯被迫下机事件,对美国波音公司已严重受损的声誉以新的一记重锤。

  当时,刚发生过波音飞机掉舱门事件。

  而如今,在巴尼特离奇死亡之后,波音也遇到新情况:3月11日,一架从澳大利亚悉尼飞往新西兰奥克兰的波音飞机,因技术问题,在飞行途中急降,“剧烈俯冲”数秒,造成至少50人受伤。

  3月,还曾出现美联航波音客机在5天之内发生引擎起火、轮胎脱落、滑出跑道三起事故。

  在此,海叔不得不说,尽管民航大飞机制造业是真真切切的高端制造业,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无法完成的工程,可对于美国来说,情况不一样!

  波音在这方面缺乏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工业化以来所积累起来的种种经验、方法、态度。回想福特生产法以来的美国,总结出多少工业经验,其实也是惠及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后发国家的。我们可是把这些生产方法、经验当宝的。

  纵观全球,当别的国家利用这些经验在提升制造业水平的时候,企图“再工业化”的美国,是不是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给丢了?否则,波音怎会如此脆皮?

相关专题:热帖,波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8 12: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