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三号人物告诉普京,俄罗斯开疆扩土绝对不能停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俄罗斯三号人物写给普京的密信,内容被乌克兰截获,这场大选结束的俄罗斯,注定将会不平静。
乌克兰方面截获了俄罗斯政坛三把手,国家杜马议长沃洛金写给普京的一封信,并于近日公布于众。在信中,沃洛金建议普京在总统大选后加强对国内的控制,并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与西方国家进行对抗。
【这封信的截图,发信的实际时间为去年11月30日,而截获日期为12月12日】
沃洛金在信中写道,俄罗斯需要进一步转型以增强本国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他特别提出了所谓“去西方化”的概念,其中包括:
一、推动国有化,由国家接管所有原材料部门;
二、加强科学、文化和艺术的“独立自主”,强调国家在其发展中的作用;
三、加强审查制度;
四,解决反对派运动的问题;
沃洛金在这封信中指出,为了缓解俄罗斯国内的诸多矛盾,俄罗斯需要“继续向外扩张”。因此在俄乌冲突结束以及基辅政权垮台后,想要保住大国地位的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对抗不会停止,只会加强。
【俄罗斯政坛三把手,国家杜马议长沃洛金】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尚无法确认这封信的真假。乌克兰完全可以自己伪造一封信,然后说是沃洛金给普京写的。考虑到还有一周就是俄罗斯总统大选了,乌克兰完全有理由这么做,来故意影响大选前俄罗斯的国内舆论。
不过说回来,假如这封信是真的,那就很有意思了,里面很多内容都值得细细品味。
【我们尚无法确认这封信的真假】
比如第一条,实际上俄罗斯最近已经有所动作。本月初《生意人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大选结束后,俄罗斯能源部门的高层将会发生“大地震”: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企业——俄气公司的总裁米勒,以及俄罗斯最大石油生产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一把手谢钦将会辞职。米勒今年62岁、谢钦今年63岁,都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而且都是跟随普京的“老部下”了,克里姆林宫为何要同时换掉这两人?
如果说两家企业都要进一步改制,那么一切恐怕就说得通了。俄气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可能会进一步扩张,收并更多的私人小企业。除了石油和天然气,俄罗斯其他原材料部门,比如煤炭、木材等部门,也将会实现进一步的国有化。
【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一把手伊戈尔·谢钦】
可能有人会惊讶于沃洛金这套激进的经济政策,但实际上,很多俄罗斯政治精英真是这么想的。沃洛金领导下的国家杜马于本月4日一读通过了一项法案,该法案将允许联邦反垄断局在确定俄罗斯商品价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时不考虑国际市场的价格。该法案指出,这将使俄罗斯国内的物价与国际物价脱钩,并在制定价格时考虑到俄罗斯消费者的利益。
举个例子。假如俄罗斯全国的香蕉均价是5块钱一斤,而反垄断局觉得这个价格太贵了,那么他们完全可以不考虑俄罗斯的香蕉都是进口的这一事实,强行要求香蕉降到3块钱一斤。
该法案一读通过后,俄罗斯国内出现了不少反对声音。有经济学家认为,脱离国际市场人为定价完全是一种幻想。“俄罗斯不种植菠萝和香蕉,也种不了橙子和橘子,咖啡和可可也不是我们的产品,难道只让我们靠土豆和面包过活吗!?”
【俄罗斯很多商品都需要进口】
而支持这一法案的学者表示,该法案其实只会针对部分关键商品,比如石油和天然气。“如果一桶石油在纽约(专题)或伦敦交易所的价格为80美元,那么我们将按照这些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但对于国内市场,我们可以设定较低的价格。”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或许就能理解为何沃洛金要提出如此激进的国有化政策了。俄罗斯不仅不信任西方国家,同样也不信任在他们眼里已经被西方操纵的国际市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四点,即“解决反对派运动”的问题。原文写得很清楚,不是要消灭反对派本身,而是解决反对派运动的问题。不论是俄乌冲突爆发的2022年2月24日,还是普京总统正式宣布启动部分动员的同年9月21日,以及俄罗斯最著名反对派纳瓦利内死亡的今年2月,俄罗斯一些城市都发生了规模不小的抗议活动。虽然事态最后都被平息,但这也让莫斯科感到十分警惕。
【2022年2月俄罗斯爆发的反战活动】
更让莫斯科感到愤怒的是,纳瓦利内死后,俄罗斯反对派不断呼吁民众不要投票,还煽动他们于大选当天前往投票站进行“静默抗议”——这无疑触犯到了克宫的红线。实际上,即使没有沃洛金的提议,克宫在大选过后估计也是要收拾这些反对派的。
俄乌已经打了两年,俄罗斯和西方也决裂了两年,但即使是这样,俄罗斯官方从未提出所谓“去西方化”的概念,作为保守派中的温和派,普京始终留有一些余地,他知道不能彻底把路堵死。但如果国内外局势进一步恶化,那么不排除普京会正式提出类似于“去西方化”的理论和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