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媒:莫斯科发生恐袭 美国为什么总能提前知道?

京港台:2024-3-24 23:50| 来源:军武次位面 | 评论( 121 )  | 我来说几句


中媒:莫斯科发生恐袭 美国为什么总能提前知道?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两天你一定听说了莫斯科恐怖袭击事件,3月22日晚间时分,在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在演出开始前,至少有5名男性武装分子进入音乐厅所在建筑并向人群射击。

  这些武装分子先是使用轻武器射击,然后纵火点燃音乐厅,据昨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截至目前已造成143人死亡,部分枪手已经被抓获。

  

  恐怖袭击发生后,极端组织“ISIS”通过旗下媒体阿马克通讯社发表声明,宣称制造了恐袭。不过这一说法没有得到俄罗斯方面证实。

  对于这个恐怖袭击事件,有一个地方让很多网友感到不解,早在3月7日,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发布警告称:“(美国)大使馆正在监测有关极端分子计划针对莫斯科大型集会(包括音乐会)发动袭击的消息,建议美国公民在未来48小时内避免参加大型集会,注意当地媒体消息,并关注周边环境。”

  

  这份声明非常简短,压根儿就没提消息来源,也没具体说明是谁、为什么要发动袭击,更加诡异的是,这份情报似乎只有美国有。          难道美国是先知?还是说这本来就是美国策划的呢?

  1

  事实上,就在美国发布这则消息的当天,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就抓获了恐怖组织ISIS的一伙武装分子,巧合的是,这群人被查出正策划对莫斯科犹太教堂发动恐袭。

  紧接着,俄罗斯外交部就召见美国驻俄罗斯大使林恩·特雷西,并发出了外交照会,要求美国停止资助和支持俄罗斯三个非政府组织,还警告这些在俄的美外交官,要是还和这伙人联系,就会被“驱逐出境”。

  ▲林恩·特雷西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美国一定就是幕后黑手呢?这个真相恐怕已经无从考究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美国的情报界是有“警告义务”要求的。

  2015年7月,时任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正式向美国情报界各机构发出的指令,称他们“有义务警告”美国和非美国机构,谁会对他们造成迫在眉睫的伤害。

  

  该指令包括对需要保护敏感“来源和方法”的情况的豁免,即预期受害者是恐怖组织成员或暴力罪犯的情况,或者预期受害者已经意识到威胁的情况。        

  而实际上,在克拉珀的指示之前,许多美国情报机构已经非正式地贯彻了这种做法几十年,只不过克拉珀把这种做法进行了制度化。

  2018年10月2日,一支沙特情报人员特遣队在土耳其大使馆,将沙特裔美国记者贾迈勒·卡舒吉绑架后杀死,然后仅用7分钟,就使用电锯、剔骨刀、水桶与塑料布将卡舒吉肢解。

  对此,英国《独立报》报道称,美国“可能”在卡舒吉被谋杀前就知道其受到威胁,前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卡拉马德也说,由于未能公开其掌握的有关杀戮的任何信息,以及未能公开提醒卡舒吉所处的危险境地,美国使自己成为沙特阿拉伯逍遥法外的“同谋”。

  就因为怀疑特朗普政府在卡舒吉被害案种没有遵循“警告义务”的原则,美国保护记者委员会直接把特朗普政府起诉了。不过,后来到2021年8月,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美国情报机构无需披露他们是否掌握了卡舒吉遇刺前生命受到威胁的信息。                      

  关于这次莫斯科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德丽安·沃森22日晚发布声明称,本月早些时候(3月7日以前)收到有关 ISIS 对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平民发动恐怖袭击的情报后,根据情报界“警告义务”指令,便将其提供给俄罗斯官员,同时通知国务院于3月7日发布旅行警告。    

  《华尔街日报》也声称,向俄罗斯发出预警符合美国政府长期实施的“警告义务”政策,即警告外国政府防范潜在的致命威胁。美国官员们说,这些情报被认为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能为俄当局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减轻所受袭击。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的话,那应该就是美国通过情报分析得出了,近期ISIS要在俄罗斯搞事情的判断,这很可能就跟一些网友的阴谋论推断不太一样了,事实上,美国的情报能力确实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2

  情报战也是一种特殊的战争。为了麻痹和蒙蔽对手而故意释放“烟幕弹”,制造假情报的事例可以说是枚不胜举,“碟中谍”、“无间道”自然也不是电影的专利。  

  

  衡量一个情报机构的水平和能力,除了获取情报的手段多样性和精准度外,另一个标准则是对所获情报的分析和筛选能力,比如说情报的真伪和时效等,情报的获取以及对情报的分析是综合判断并最终作出结论的极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环节。          美国中情局作为冷战时期的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之一,之所以被普遍认可,一是多样和精准的获取情报手段,二是极强的情报分析能力。    

  对于美国中情局这样的情报组织,你可以从政治角度上指责它、批判它,甚至是嘲讽它的手段卑劣,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业务”能力确实很强。      

  这就跟人一样,你可以怀疑他的人品,但你不能怀疑他的业务水平。          曾担任过美国中情局局长的彭佩奥说过,“我们撒谎、欺骗、偷盗”这样的大实话,但是,他们恰恰是使用了诸如撒谎、欺骗、偷盗、威胁、收买、监听等手段得到了想要的情报。       

  

  就拿美国对俄乌冲突开战时间的预测来说吧,开战之前,美国官方从2021年11月起,每隔一两周就发布一条消息说俄罗斯要打乌克兰,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  

  后来,美国直接预言“最早(2月)16日以后俄罗斯将会对乌克兰发起攻击”,结果被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2022年2月16日反怼,“关于俄罗斯即将出兵乌克兰的言论纯粹是西方的造谣和抹黑,俄乌边境仍风和日丽,这很明显是假消息。”                     

  美国的预言更是被舆论场上的众多专家、学者、大V嘲讽,可结果却是2月24日战事爆发,一堆人的脸被打得啪啪响。                 

  美国人显然不是先知,之所以能提前预测,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报收集和分析的功劳,对此《华盛顿邮报》曾发表文章进行过独家揭秘报告。        

  这篇报告据称援引了30多名美国、乌克兰和欧洲官员,还有一些高层人士提供的消息,说是2022年的时候,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突然召开紧急会议,并递交给拜登(专题)一份“最高机密情报和分析”,这份情报包括了所有俄军部署的清晰卫星图像、截获通讯录音、一些情报人员的调查资料。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        

  根据这些信息,CIA认为俄罗斯计划从多个方向同时对乌发起攻势,并在3至4天内攻占基辅,将泽连斯基政府替换成另一个亲俄政府,必要时泽连斯基可以“死亡”。

  此外,这份情报甚至非常准确地报告了俄罗斯在乌东南地区的行动,还给出了3-4周的占领时间限制。   

  对于这么精确的报告,连拜登都非常惊讶,他还反复地向情报部门确认俄罗斯会不会真的动手,而得到的就是非常确定的答案。          这份情报后来又被布林肯在格拉斯哥气候峰会上递交给了泽连斯基,泽连斯基对此更是感觉不可置信,说俄罗斯非常善于释放烟雾弹,而且现在告诉乌克兰人“被入侵”的消息,会造成民众恐慌,对整个国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即使是真的自己也不会迁出基辅。     

  随后,情报辗转来到了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法国、德国这些美国的盟友也不愿相信,哪怕到最后这个消息被公开,法国总统马克龙还在怀疑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决心,甚至还和普京进行“轻松的电话谈判”。再后来的情况,大家也就知道了。                  

  不过,尽管泽连斯基对这些情报半信半疑,但仍然在基辅和市郊部署了多支弹药充足、高度戒备的精锐部队,后来也就是靠着他们才重新夺回机场,与俄军形成对峙,防止了首都陷落。

  3

  美国预测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的“特别军事行动”,其实就是通过很多反常的迹象综合判断的。               

  俄罗斯自2021年9月开始,就将全国的部队往克里米亚、顿巴斯、白俄罗斯等地集结,虽然他们宣称是在搞军事演习,但是调兵的规模、范围以及留驻的时间都超过了演习的需要。

  而且美国还卫星侦察发现,2022年后俄军边境地区的训练基地被抽空,营地集结了大量的医疗车,开始建立野战医院,俄罗斯的医疗系统在向俄乌边境地区运送血浆。    

     

  要知道,这血浆可是战争中急需且难以长期保存的战略物资,平时演习再怎么贴近实战也用不了这么多,这东西又很难保存,所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夕,就曾公开质疑俄军在乌克兰边境如果真只是军事演习,那大规模调集血浆是要干嘛?    

  再加上俄罗斯已经被美国情报部门渗透成了筛子,还有地球上空的3000多颗卫星,能对地球是进行360⁰无死角的监视,而且精度极高,因此,俄军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知道了并能大致推测出具体时间了。  

  

  而这次对莫斯科恐怖袭击的神预测,则很有可能跟近些年美国将人工智能纳入反恐重点发展领域的做法有关。             在反恐领域,美军利用情报侦察监视系统搜集了海量的原始数据。据统计,美军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统每月处理的数据超过1.3PB,美国空军每天收集的全动态视频数据约1000小时。  

  

  面对这些海量数据,使用深度学习算法不但能通过海量数据为基础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模型训练,使用成熟的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把涉恐重要信息筛选出来,从而识别恐怖分子。      

  还可以用来预测潜在的恐怖活动,毕竟恐怖分子在发动袭击之前,通常要进行包括招募成员、购买武器、转移资金等准备活动,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其社交评论、聊天记录、邮件往来等日常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就能对其策划的袭击目标、时间和位置进行预判。     

  

  ▲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示意图   

  此前,伊尔凡·伍丁等学者就曾借助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通过深度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深度神经网络在对恐怖分子的袭击手段、武器类型、选择地点等方面的预测准确率超过95%。 

  当然了,军武菌在此也不是要给谁洗白之类的,只是想让大家明白科技的力量,也许情报有真有假,但是获取情报的途径和能力确实实打实的,而且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有的时候真的已经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而真相似乎变得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军事动态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3 13: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