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司马南:以色列驻华使馆极其文明地拒绝了我的留言

京港台:2024-5-16 09:18| 来源:司马南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司马南:以色列驻华使馆极其文明地拒绝了我的留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突发!中东战争再开打

  前两日是西方的母亲节,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有成千上万的母亲和她们的孩子倒在了以色列(专题)国防军的炮火之下。我很好奇以色列驻华使馆的宣传机构是怎么在这天宣传的,所以就去以色列驻华使馆的平台逛了一圈,结果没想到他们这么会说话,善用抒情,发言也很感人。

  

  以色列驻华使馆是这么说的:“‘不要担心我们,照顾好你自己’。雷切尔·戈德堡在接受媒体热线访问时,希望把这句话传递给她的儿子赫许·戈德堡-波林,因为他现在仍被哈马斯恐怖分子所扣押。”

  这段话说完后便开始了抒情,大致内容是:2023年10月7日,赫许·戈德堡-波林和朋友们在音乐节遭到突袭,然后受伤被绑。接下来这位母亲发动亲友向各界人士请愿为儿子陈情,她曾经与数十位世界领导人会面,也曾经在联合国发表讲话,她是推动释放人质游说活动的引领者之一。200多天以来她一刻也没有停止,想尽一切地把儿子带回家,带所有人质回家。而且她还安慰大家说要坚强,要心怀希望,坚信孩子会回到她们身边。

  以色列驻华使馆的平台强调,“这是雷切尔·戈德堡的呼声,是所有人质母亲的呼声。今天是母亲节,我们向母亲们坚毅的品格致敬。”

  我认为这篇小作文写得很好,如果不了解事情的背景,单就这么一篇文章来看还是很感人的。就像几十年来以色列在中国大量的宣传立人设一样,好多故事都显得极其真诚可怜。

  中国的一些公知里有专门的分工,有一类公知叫“疯犹精”,专门负责打造以色列的人设。很多人都会信,我也曾信过,但当我们清楚知道以色列的真实情况以及巴勒斯坦的真实情况后,心里就变得复杂了。

  

  我认真读完以色列所讲述的这个悲惨故事,眼泪始终掉不下来。我在这条信息下留了言,但以色列使馆却没有勇气把这段文字发出来,所以我就在这儿跟各位介绍一下我所写的内容:

  第一,你们骁勇善战的国防军杀死了几万名巴勒斯坦的母亲和儿童,包括婴儿。你们只在这对这个母亲哭泣,但更应当检讨自己的“精分”。

  第二,我知道你们认定被你们杀死的那些母亲是哈马斯,而且你们认定的理由是情绪理由,并且这种情绪理由非常充分,你们甚至认定她们不是人,而是“人形禽兽”。你们以充足的心理依据,用最现代化的武器,包括美国提供的大杀器,无情地处理了这些母亲。

  第三,你们杀红了眼睛,已经杀死了几万人还觉得不解气。你们正在进攻拉法,并且要杀死更多的人来释放且满足你们的戾气。

  第四,我知道这是一个无法心平气和讨论的问题,你们当中的一些人处于躁狂状态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你们觉得自己受了万般委屈,而让你们受委屈的最大的东西莫过于《联合国宪章》。因此你们的代表在联合国撕毁了《联合国宪章》,这让你们的代表与卡扎菲先生一样,一撕而成名。

  第五,撕毁《联合国宪章》只是一个行为艺术的表演,联合国的雇员被你们杀死了100多人,受法律保护的记者也被你们杀死了100多人,红十字组织、国际救援组织同样被你们所摧毁,其中的工作人员也被你们杀掉,这当中又有多少人是为人之女,为人之母?

  

  第六,如果仅凭你们发表的这一段文字,你们驻华使馆工作人员的叙述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联想到你们英勇无畏的国防军的所作所为,这些文字便令人可憎且面目狰狞了。

  除了魔鬼,还有什么人能够做出如此精分的举动?一面肆无忌惮地专心致志的大规模屠杀,无差别轰炸,连老人、妇女、婴儿和病人都不放过;一面流着眼泪同情母亲,还在母亲节的时候煽动读者,试图让大家跟你们共情。

  我把以上六条发出去后,很多人在我的这篇短文后面留言,跟我的看法差不多。也有个别人过来喊句口号,比如“必须杀死哈马斯”、“以色列万岁”等等。

  请问到底什么是哈马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在联合国大会上讲过,哈马斯的行动也不是没有理由的,联合国181号决议要解决的是两国建国的问题,以色列要建国,巴勒斯坦也要建国。

  

  现在以色列建国几十年了,而巴勒斯坦还在流离失所当中,还在战火当中,还在被你们监管当中……你们把200多万人封锁在一个200多平方公里的露天监狱当中,你是占领者,还说别人是恐怖主义,这事怎么理解?日本(专题)人占领了中国,然后说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攻击是恐怖主义,这道理讲得通吗?

  以色列说他们最近搞了个民调,数据结果显示很多中国人对以色列不友好,一些以色列人为此感到非常愤怒。但你们为什么不好好想一想,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让善良的中国老百姓,让过去无条件接纳你们的中国老百姓现今却无法理解你们呢?

相关专题:司马南,以色列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31 07: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