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赖清德就职台湾总统将如何影响欧洲对台关系?

京港台:2024-5-20 05:47| 来源:美国之音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赖清德就职台湾总统将如何影响欧洲对台关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台湾相关报道全汇总!
专题:赖清德就任台湾总统 最新动态

  在赖清德5月20日宣誓就任台湾总统之际,国际社会普遍高度关注台湾新一届政府在他的领导下将如何处理日趋紧张的台海两岸关系。欧洲国家大多期待赖清德政府能够延续蔡英文时期相对稳健的两岸政策以及过去四年台欧合作势头,然而不同欧洲国家对台政策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受到各自国内政局变动的影响。

  “朝小野大”限制赖政府两岸政策选项

  赖清德在今年1月13日举行的台湾总统大选中顺利当选,但其领导的民进党在同期举行的立法院第十一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失去国会多数地位。赖政府将面临“朝小野大”的格局,受到在野势力中国国民党和台湾民众党掣肘。

  在此形势下,专家预计两岸关系不会发生剧变。中欧亚洲研究所(CEIAS)执行所长马泰·西马尔奇克(Matej Šimalčík)向美国之音表示,最近国民党对台湾通过捷克非政府组织向乌克兰提供的援助进行审查,就体现出“朝小野大”对赖清德政府施政造成的不利局面。未来涉及两岸政策的议题,也可预见类似的府院制衡。

  维持现状的政策选项符合台湾社会主流民意。台湾陆委会和国立政治大学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台湾受访者表示支持在可预见的未来维持现状,虽然他们对台湾最终地位的设想不尽相同。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庄嘉颖向美国之音表示:“在民主制度中,八成以上的支持率已经几近于(全社会的)共识了。无论赖清德过去说过什么,民进党都不会偏离这一主流路线。这是一个简单的选举考量问题。”

  “蔡规赖随”助益欧洲对台政策连续性

  相较其前任蔡英文,赖清德在其从政之路上一直更清晰地主张台湾的主权独立地位,这引发了外界对于赖清德政府是否将在两岸路线上改弦更张的关注。他曾因为在台湾立法院公开表示自己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而遭到北京的强烈抨击,并且一直被北京视为“顽固的台独分子”。

  不过在本届总统竞选活动中,赖清德多次表示他若当选,将延续蔡英文时期既已形成的两岸路线,没有必要也不会推动法理台独。他说:“没有必要宣布独立,因为台湾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它的名字叫中华民国—台湾”。当选总统后,赖清德宣布退出“新潮流”派系。

  台湾驻美代表俞大㵢最近在华盛顿威尔逊中心的一场座谈会上表示,赖清德已经非常清楚地说过,在台海两岸关系及国际关系上,他将遵循蔡英文总统相同的道路。

  欧洲国家普遍期待台海维持稳定。关于赖清德政府上任后的两岸关系及欧洲对台、对华关系,意大利汉学家弗朗西斯科·西西(Francesco Sisci)向美国之音表示:“我相信总的来说各方都会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他说,欧洲国家的基本原则“当然是不会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军事手段武力攻台,但同时他们也不会支持台湾内部的台独浪潮。”至于欧洲国家对台具体政策,他认为目前还没有确定,因此“观察台海政治在可预见的未来如何演变至关重要”。

  分析认为,台两岸政策“蔡规赖随”有助于台海维持稳定,有助于欧洲国家对台政策连续性,亦有助于延续蔡英文政府任内台欧关系升温势头。中欧亚洲研究所的西马尔奇克判断,过去四年台欧关系迅速改善的势头有条件在“蔡规赖随”的形势下得到延续:“从赖清德的言论来看,我们可以预期蔡英文的政策将会延续,即通过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来确保台湾的国际地位。”

  德国墨卡托中心(MERICS)分析师克劳斯·宋(Claus Soong)也向美国之音表示:“基于赖清德将遵循蔡英文维持现状而不宣布独立的政策,预计欧洲对台政策将保持不变。”

  欧洲国家对台政策的差异和变动

  在蔡英文政府任内,台欧关系出现显著积极进展,台欧非正式关系的空间不断扩展,其中原因包括中欧关系持续紧张、欧洲对华采取“去风险”政策、台欧在加强半导体供应链韧性方面的经济合作机会等等。

  庄嘉颖说:“鉴于欧洲愈发意识到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以及欧盟和台湾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欧盟对台湾问题的关注正在日益增加。”

  与此同时,美国对台支持力度也创历史新高。不过,欧洲主要国家对台政策与美国相比总体上更显审慎,更为明确地遵循“一中政策”框架。墨卡托中心的克劳斯·宋说:“美国和欧洲在对台关系上的做法存在微妙但显著的差异。”

  庄嘉颖认为,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台湾问题在欧洲的优先事项中不是那么靠前”。另一个原因,是“关于是否应该出于自身经济收益预期而满足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对欧洲提出的要求,欧洲国家内部存在激烈的争论”。

  美欧对台政策差异在法国追求“战略自主”的对华政策中就可见一斑。法国不仅主张维持台海现状,而且试图避免卷入美中紧张局势升级。2023年法国总统马克龙结束对华国事访问的回程航班上,一度表示法国不应陷入“不属于我们的(台海)危机”。

  不同欧洲国家的对台政策也存在着差异。相对于法国,德国对台政策就较少“战略自主”色彩。德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也承认台湾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并支持台湾在具体问题上参与国际组织。荷兰则主张通过欧盟机制处理涉台问题,例如达成维护台海稳定的联合声明。而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波兰和台湾的关系近期呈现出升温势头,波兰已成为台湾援助乌克兰的渠道之一。

  过去一个时期,立陶宛、捷克等部分中东欧国家不惜与北京关系恶化的代价,一度成为欧盟内部最直言不讳支持台湾的国家。中欧亚洲研究所的西马尔奇克表示:“中东欧国家成为台欧关系升温的一大推动力。举例来说,根据欧盟—台湾追踪项目收集的数据,中东欧国家和台湾的互动几乎占到欧盟与台湾之间所有互动的六成。”

  2020年捷克参议院议长维斯特奇尔与布拉格市长赫日布等访问台湾,引发北京强烈反弹。2021年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成立后,中方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将两国关系降低为“代办级”,驻立陶宛大使馆也更名为驻立陶宛代办处。中立双边关系的这一变动在整个中欧关系中极不寻常。

  但是,中东欧地区也包括整个欧洲最为亲中的国家,例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结束访问的塞尔维亚和匈牙利。

  而那些格外亲台的中东欧国家会否延续其友台政策,也受到其国内政局变动极大影响。例如,2020年大选后,斯洛伐克一度成为欧盟内部的挺台先锋,但2023年大选后亲北京的政党重新执政,导致该国对台湾的态度再次发生转变。又如,立陶宛现任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日前在接受立陶宛媒体采访时提出可能改变“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名称。

相关专题:台湾,赖清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7 15: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