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爆火的生酮饮食或增加罹癌、心脏病风险

京港台:2024-5-23 21:38| 来源:温哥华港湾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爆火的生酮饮食或增加罹癌、心脏病风险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生酮饮食(Keto diet)是近年流行的饮食方法。不过,有美国大学的实验显示,这种饮食方法会让受损细胞在接受实验小鼠的心脏、肾脏、肺部和大脑内积聚,加速器官衰老。

  不仅如此,长期的生酮饮食还可能增加小鼠们罹患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据newscientist网站报道,这项研究结果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San Antonio,简称UTSA)健康科学中心的David Gius博士及其团队做出的,相关论文发表在5月17日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上。

  生酮饮食是近几年来最为流行的减肥方法之一,是指遵循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饮食方式。

  尽管许多人为了减肥或控制血糖会采用这种饮食方法,认为效果显著。但生酮饮食的利弊和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也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生酮饮食的影响,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健康科学中心(下图)的David Gius及其团队,对6只小鼠进行了为期3周的实验。

  这些小鼠90%以上的热量来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到1%。

  相对的,对照组小鼠则采用标准饮食,其热量来源中17%来自脂肪,58%来自碳水化合物。

  

  实验结束后,研究团队对小鼠的心脏、肾脏、肝脏和大脑组织样本进行了详细分析,寻找衰老细胞的踪迹。

  研究显示,当细胞受损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时,它们会变成衰老细胞,这些细胞在身体组织内积聚并释放毒素,从而引发炎症。

  结果发现,与标准饮食的小鼠相比,生酮饮食的小鼠器官中衰老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

  例如,生酮饮食的小鼠肾脏内衰老细胞标志物的数量,高达标准饮食小鼠的4倍。

  由于衰老细胞的数量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些发现表明,生酮饮食可能会加速器官的衰老,从而增加患心脏病、癌症和Ⅱ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研究还显示,如果让生酮饮食的小鼠重新采用标准饮食,衰老细胞的数量会有所减少。

  研究团队指出,虽然生酮饮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益,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其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David Gius博士表示:“从长远来看,有1300万美国人采用生酮饮食,我们认为您需要暂停这种饮食,否则可能会产生长期后果。”

  “虽然生酮饮食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重要的是,你需要休息一下。我认为我们的论文确实表明,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更严格的研究”,Gius补充道。

  密歇根州范安德尔研究所的罗素·琼斯(Russell Jones)则表示,尚不清楚这些实验结果是否适用于人类。“实验中小鼠饮食中的90%是脂肪,而这对于人类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坚持的,”他说。

  生酮饮食或导致心脏病发作翻倍

  其实,有关生酮饮食对健康的研究结果一直都是喜忧参半。

  去年3月,加拿大(专题)UBC圣保罗医院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生酮饮食不仅会让身体里 "坏 "胆固醇水平上升,还可能让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冠心病、中风等发生的风险增加两倍。

  这项研究成果当时是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暨世界心脏病学大会(ACC.23/WCC)上公布的。

  研究的主要作者、UBC心肺创新中心的医生Iulia Iatan博士强调:“这项研究可能是首次揭示这类饮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研究之一。”

  Iulia Iatan博士的团队对1500人进行了十多年的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的生酮饮食模式为:碳水化合物来源的热量不超过每日总热量的25%;脂肪来源的热量超过每日总热量的45%。

  

  与严格的生酮饮食模式相比,此项研究中采用的饮食模式碳水化合物比例略高,脂肪比例略低,因此研究人员将这一饮食模式称之为“生酮样饮食”。

  研究结果显示,生酮饮食强调高脂,在长期采取这种饮食方式之后,被研究人员的 "坏 "胆固醇水平有所上升。

  此外,和标准饮食的人群相比,他们更容易遭受心血管疾病,如血管栓塞、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打击。

  研究小组认为,这是因为高水平的“坏胆固醇”会导致脂肪沉积在动脉壁上,使其变窄或堵塞。

  专家建议,在开始生酮饮食模式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

  与此同时,在采用生酮饮食期间,建议监测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同时尽量降低其他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因素,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身体的健康和安全。

 

相关专题:癌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4 06: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